打开APP

同济大学研究发现,这类食物,促进线粒体健康,促进大脑健康

研究表明,长期尿石素A(UA)治疗可以改善AD小鼠模型的学习和记忆能力,UA通过改善溶酶体功能,诱导线粒体自噬,在AD中发挥有益作用。

2024-05-29

Adv Sci:利用大脑类器官揭示线粒体POLG基因突变如何影响脑细胞

大脑类器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可以在细胞水平上了解疾病机制并测试潜在的治疗方法。这是朝着开发治疗严重癫痫等疾病的新疗法迈出的重要一步。

2024-12-25

Cancer Res:靶向儿茶酚- O -甲基转移酶诱导线粒体功能障碍并提高胶质瘤放疗疗效

本研究确定了COMT在维持线粒体稳态中的新作用,并提供了临床前证据,表明COMT抑制可能是通过一种新的免疫机制增强胶质瘤RT的一种有希望的方法。

2024-08-27

Redox Biol:EC-S1PR2诱导线粒体过度分裂加剧炎症反应,加重I/R后的心脏损伤

本研究发现EC-S1PR2是控制炎症反应和心脏I/R损伤的关键调节因子,EC特异性S1pr2功能丧失可显著降低炎症反应和心脏I/R损伤,而EC特异性S1pr2功能获得可加重心脏I/R损伤。

2024-07-26

科学家开发给T细胞输送线粒体的方法,“满电”T细胞抗肿瘤免疫能力更强、更不易耗竭

研究者们发现,骨髓基质细胞(BMSC)可以与CD8+T细胞建立纳米管连接,为T细胞输送线粒体。

2024-10-08

清华大学杨茂君团队连续发文破译线粒体超大分子量多酶复合物的全景空间结构及组装机制

OADHc多年来一直是能量代谢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由于该家族复合体的组成复杂、构象多变、且整体结构具有高度柔性,导致人们始终无法一窥其全貌。

2024-10-05

科研人员研发新探针实现对固定细胞线粒体的STED成像

作者采用了一种新的生物偶联策略,开发出了一种兼容固定细胞STED成像的新型线粒体探针。

2024-05-17

科学家发现,血浆线粒体代谢标志物游离肉碱或是幕后黑手

造成女性更容易患AD的原因,可能与血浆线粒体代谢标志物游离肉碱水平特异性降低有关。

2025-01-31

Nature子刊:压力会改变附睾上皮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提升精子的线粒体呼吸能力和活动力

这项研究首先通过基因层面的分析确定了压力感知对于精子能量代谢的影响,进一步地通过能量代谢研究确定了其中涉及线粒体能量稳态调节的详细机制。最后,通过细胞外囊泡对其信号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

2024-09-26

J Extracell Vesicles:细胞凋亡囊泡是修复DNA损伤和抑制细胞过早衰老所必需的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证明ApoV数量的减少会导致显著的早衰和DNA损伤,而MSC-apov的输注可以改善这些疾病。

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