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中外科学家联手揭示利用手性金纳米颗粒可增强免疫反应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美国和巴西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手性金纳米颗粒的“手性”来增强小鼠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反应。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1月20日的Nature期刊上。

2022-01-31

固态纳米孔中DNA的传输行为和机制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精准医疗单分子诊断技术研究中心在固态纳米孔中DNA的传输行为和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Nano Letters、Carbon、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上。DNA蕴含的信息可用于遗传疾病根源确定和特定药物开发等。因此,获取其信息对

2022-01-26

Science子刊:利用纳米颗粒递送帕博西尼和沙帕色替有望更有效治疗髓母细胞瘤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莱恩伯格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证实两种作为靶向抑制剂的药物的新型组合使用,当以纳米颗粒制剂的形式递送时,延长了患有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也称为成神经管细胞瘤)的小鼠的生存期。

2022-01-31

纳米La2O3暴露诱导蜜蜂肠道菌群失调并损害蜜蜂健康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蜜蜂病虫害生物学创新团队在稀土氧化物La2O3纳米颗粒暴露状态下蜜蜂生理状态及肠道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中取得进展。研究发现La2O3纳米颗粒会诱导蜜蜂肠道菌群失调并损害蜜蜂健康。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微生物学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上在线发表。据刘永军研究员介绍,稀土氧化物

2022-01-24

我国科学家开发一种可分离的微针贴片以保护和递送DNA纳米疫苗

  核酸疫苗(DNA或RNA)被研究用于在抗原呈递细胞(APC)中生成病毒蛋白,模拟目标病原体抗原以刺激免疫应答。它们在冷冻状态下可能会稳定几个月,但在室温下只能稳定几个小时。然而,许多欠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温控运输设施和免疫储存设施,迫切需要建立使该疫苗更加稳定、便于使用的方法。近期,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研究团

2022-01-29

Nature:江南大学胥传来团队首次发现高效介导免疫应答的手性纳米免疫佐剂

江南大学胥传来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正刊以长文(Article)形式发表题为“Enantiomer-dependent immunological response to chiral nanoparticles”的研究论文。研究揭示了独特的手性纳米免疫佐剂能均衡介导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不但为保护性疫苗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治疗性疫

2022-01-23

Nucleic Acids Research:科研人员开发干扰HIV-1病毒组装的RNA纳米材料

近日北大未来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陈匡时课题组基于RNA纳米技术发展了一种可干扰HIV-1病毒在细胞膜上组装的RNA纳米材料。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学术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 (IF = 16.971),题目为“Rational design of self-assembled RNA nanostructures for HIV-1

2022-01-19

科学家首次发现,细胞外的年龄相关变化会导致衰老干细胞中长寿蛋白

  犹记得几年前,“换血逆转衰老”的新闻着实大火了一阵,甚至还开展了输血抗衰老的临床试验。不过在一些科学家看来,事情大概没这么简单,换血可能是“麻烦又难以奏效”的逆转衰老的方法。搞清楚现象背后的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最近的《自然·衰老》杂志上,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他们的最新发现,研究结果显示,在肌肉衰老方面,输注年轻血液带来的

2021-12-22

J Extracell Vesicles: 缺氧时促血管生成细胞外的分泌依赖于自噬相关蛋白Gabarapl

肿瘤缺氧是实体肿瘤的一个标志,与肿瘤进展、转移发展和治疗抵抗有关。作为对缺氧的反应,肿瘤细胞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诱导血管形成,恢复缺氧区域的氧气供应。细胞外小泡(EVS)是肿瘤微环境中细胞间通讯的媒介

2021-12-14

注射脂质纳米颗粒封装的mRNA在体内产生CAR-T细胞,可显著逆转心脏纤维化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类似于基于信使RNA(mRNA)的COVID-19疫苗,一种实验性免疫疗法只需注射一次mRNA就能暂时重编程患者的免疫细胞以攻击特定靶标。

202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