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雷晓光等揭示倍半萜二聚体类天然产物的首次仿生全合成
2012年7月19日,我所雷晓光实验室在 J. Am. Chem. Soc. 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Biomimetic Syntheses of (-)-Gochnatiolides A-C and (-)-Ainsliadimer B”的文章。
JACS:雷晓光等揭示新型原创性的生物正交反应
2013年3月26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雷晓光实验室在 J. Am. Chem. Soc. 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A Bioorthogonal Ligation Enabled by Click Cycloaddition of o-Quinolinone Quinone Methide and Vinyl Thioether”的文章(http://pubs.acs.org/doi/pdf/
JACS:研究者揭示DNA光损伤反应动力学机理研究进展
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从气相小分子体系扩展到更为复杂的凝聚相生物分子体系、与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形成交叉,是化学动力学研究领域蕴含机会和富有挑战的方向之一。在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支持下,化学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致力于发展时间分辨红外等光谱方法,深入研究导致DNA光损伤的激发态及自由基反应的复杂过程,取得了系列进展,发现并提出分子和量子态层次上认识DNA光损伤的多种化学反应新机理。
Lab on a Chip:科学家开发出新型的大脑光开关
2013年1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大脑中激活或者钝化单一的神经细胞是许多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研究目的,这将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大脑是如何工作的,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Lab on a Chip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弗莱堡、巴塞尔和瑞士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植入物,其可以在遗传学角度修饰特殊的神经细胞,来用光刺激控制神经细胞的作用,并且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神经细胞的电活性。
Lab Chip:开发出应用于光遗传学的神经移植体
激活大脑中单个神经细胞和让它失活是很多神经科学家们想要做的事情,因为这会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大脑如何工作。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弗莱堡市和瑞士巴塞尔市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移植体,该移植体能够对特异性的神经细胞进行基因改造,利用光刺激来控制这些神经细胞,与此同时测量它们的电活性。这种新的工具为开展全新的神经学实验奠定基础。
:复光颗粒联合生长因子改善损伤视神经的生物力学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于2012年12月36期出版的一项关于“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optic nerve injury treated by compound light granules and 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的研究发现,①从生物力学和组织学角度观察中药复光颗粒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视神经损伤兔的治疗效果。
Int:宁光等发现塑料用品易引发白蛋白尿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宁光教授等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长期接触双酚A 可致低水平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为9.71~29.9 mg/g)风险增加。相关论文发表在Kidney International杂志上。 双酚A 是一种广泛用于塑料制品行业的工业化学物质,常被用来生产聚碳酸酯塑料和环氧树脂,水瓶和很多食品容器中均含有双酚A。
新疆着力打造中国重要太阳能光伏产业应用示范区
中国资源大区新疆将在“十二五”期间建立较为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光伏电池组件封装能力达到1000兆瓦,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2000兆瓦,成为中国重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制造基地和高端大规模综合应用示范区。
JCB:欧光朔研究组在细胞凋亡和自噬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自体吞噬蛋白从吞噬细胞中被招募到凋亡细胞表面 3月26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欧光朔研究组在《细胞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在线发表题为Autophagy genes function sequentially to promote apoptotic cell corpse degradation in the engulfing cell的论文...
AIP Advances:新突破---利用脉冲光声技术检测人体少量癌细胞
为了在疾病早期阶段或者接受治疗后能够检测到病人体内存在的癌细胞,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很多种技术和方法。但是这些技术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就是当只有少数癌细胞存在时,它们就无法检测到。 脉冲光声技术(pulsed photoacoustic technique)将光学断层成像(optical tomography)的高光学对比度和超声波的高分辨率特征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