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癌细胞,看我沙门变身!

近日,发表于杂志mBio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遗传修饰的沙门氏菌,其或可用于杀灭癌细胞。研究者Roy Curtiss博士表示,长期以来科学家都非常有兴趣致力于利用遗传工程化的微生物来靶向作用并且杀灭包括实体瘤在内的癌细胞,而本文研究中我们利用工程化的沙门氏菌实现了杀灭癌细胞的目的,这对于后期开发治疗癌症的个体化疗法提供了新的线索和希望。

2015-04-16

Cell:沙门的天才生存指南

其实宿主免疫系统与病原体(广义:包括病变的自身组织)是一对哲学上的矛盾。如果没有病原体的存在,免疫系统也就毫无意义。在进化过程中,宿主免疫系统与病原体在不断地调整自己,适应对方的特性,从而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最近发表在《cell:trends in immunology》杂志上的一篇综述类文章中,作者就沙门氏菌的感染方式与宿主的免疫策略做了系统的总结。

2015-02-04

FDA确定罗/诺华哮喘重磅药物雷尔(Xolair)提高心血管风险

FDA确定,重磅药物索雷尔(Xolair)升高心血管疾病风险。该药由罗氏和诺华销售,今年连获欧美荨麻疹适应症,销售前景看好!

2014-10-05

Cubist启动CB-315在艰难相关性腹泻(CADA)III期临床试验

7月12日,美国Cubist生物制药公司宣布,启动CB-315在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患者中实施的关键性III期临床试验,以评价其药效及安全性,并已为该研究中计划含有的2项相同的全球性试验中的第一个实验招募1例受试者。以上CB-315(250 mg,每日两次)与活性药物对照万古霉素(vancomycin,125 mg,每日四次)的两项比较试验为随机、双盲、全球性临床研究。

2012-07-16

Nat Genet:揭示卫生条件改善后志贺发病率为何反而增加

如今,研究人员发现几个世纪前在欧洲出现的一种细菌在全球正在扩散至经历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国家。已知随着发展中国家变得越来越工业化,导致痢疾(dysentery)的弗氏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感染数量在下降,而且这种下降是与人们健康、生活方式和可能最重要的是获取清洁的水相关联,但是另一种导致痢疾的细菌索氏志贺菌(Shigella sonnei)的发病率实际上却在增加。

2012-11-18

Appl Envir Microbiol:机体肠道群通过接触就可杀灭致病的沙门

2013年4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的肠道是数万亿细菌的寄居地,寄居的细菌数量远多于我们机体中细胞的数量,这些细菌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吸收营养以及加强我们的机体免疫力,这种称为肠道菌群的复杂细菌生态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抵御寄居在机体中的有害细菌的感染。

2013-04-25

BMC Med:服用抗抑郁剂个体或更易感染艰难

2013年5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BMC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示,特定类型的抗抑郁剂或许和艰难梭状芽胞杆菌引发感染(CDI)风险的增加存在一定联系,这或许可以帮助研究者开发疾病的相关疗法。

2013-05-07

PLoS Pathog:新研究揭示沙门如何在体内散播

2012年12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12月6日发表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细菌在体内扩散的新机制,可能确定了能防止细胞传播感染的靶标。 沙门氏菌是一大威胁公众健康,引起全身性疾病(伤寒和副伤寒),肠胃炎和非伤寒败血症(NTS)的病毒。在自然感染过程中,沙门氏菌通常是通过污染水或食物感染人类,健康人群通过与病毒携带体接触也会感染。

2012-12-10

PLoS ONE:揭示钙促进耶尔森引发机体感染的分子机制

2012年12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个50多年来的未解之谜在今天终于有了答案,近日,来自于默奥大学的研究者详细揭示了钙促进耶尔森氏菌引发疾病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国际杂志PLoS ONE上。

2012-12-05

Nature:胞内传感器增加沙门毒力

沙门氏菌(绿色)被吞噬细胞吞噬,免疫细胞带给细菌的直接威胁可以激活细菌的某些基因表达,使得细菌变得更加有毒性。 近日,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者表示,致病菌拥有一些类似于传感器的结构来激活毒性因子的表达,进而引发诸如食物中毒或者结核病等疾病。这或许为开发抵御疾病感染的新药或者新的疗法提供一些思路。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