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北大学团队发现,抗精神分裂药物的作用机制与预想的不一样
近日,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团队获得了精神病神经基础理解的里程碑式发现——与抗精神病药物相结合调控纹状体输出并不是D2R,而是D1R。
2023-07-25
研究发现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前瞻功能存在缺损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在头脑中想象未来事件的发生并预先体验这些事件带来的情绪。这种能力称为前瞻功能。前瞻功能对于计划未来、寻求愉快体验等能力颇为重要。已有研究发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前瞻功能存在缺损,
2023-06-17
研究揭示发病年龄调节总抗氧化能力与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关系
研究显示,早发患者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较高,阴性症状更严重,视觉空间/结构、语言和RBANS总分均低于非早发性患者。同时,总抗氧化能力与更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症状相关。
2023-06-26
BBI:揭示机体自身免疫和精神分裂症发生之间的潜在关联
来自东京医科牙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个亚群中识别出了一种能靶向作用突触粘附蛋白的自身抗体,当注射到小鼠体内后,这些自身抗体就会引起多种精神分裂症相关改变。
2023-06-15
剑桥大学科学家发现,抑制消极感受对精神健康有益
传统的心理学观点认为,抑制消极感受对心理健康是有害的,这些感受会留在潜意识中,反弹时造成更大的痛苦[1,2],但这些临床观点与一些神经生物学研究结果不相符,例如,调节右外侧前额叶皮层以抑制刺激性记忆,
2023-10-18
科研人员利用猕猴高维眼动空间解码精神活性药物的效应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具有破坏力的精神疾病,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目前,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原因在于无法在病人身上进行各种侵入式的探测。
2023-10-10
《自然·精神卫生》:复旦团队发布首个重度抑郁症的时空分型,可帮助预测疾病走向,指导个性化治疗
本研究利用高质量、大规模的MDD影像队列数据,使用SuStain算法,首次建立了可靠的基于神经病理结构的MDD分型与时空演化轨迹
202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