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cleic Acids Research:我国科学家开发一种“精准-鲁棒性”基因路线设计原理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使得在生命体中设计动态复杂功能成为可能。但合成生物学中人工基因路线稳定性差、功能脆弱、易受干扰等问题制约着通过合成生物学实现“设计生命”的进一步发展。理论的鲁棒性和实验的可操作性平衡是基因线路在复杂环境下执行预设功能的挑战,是实现“设计生命”的关键瓶颈问题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
基石药业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扩展适应症获批,中国甲状腺癌患者迎来精准疗法
甲状腺癌被称为“懒癌”,常常被认为是“恶性肿瘤中预后最好的肿瘤”,然而我国RET融合和激活突变型甲状腺癌患者长久以来缺乏有效的精准治疗方案,这部分患者的治疗现状亟待改善。
助力癌症精准治疗!罗氏明星诊断产品F1CDx获美国FDA批准:筛查适合Keytruda治疗的MSI-H实体瘤患者!
MSI-H是指高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肿瘤中,DNA修复机制存在缺陷。
Nature Chemistry:细胞内原位合成人工聚合物实现肿瘤精准治疗
细胞内化学环境具有高度复杂性并且细胞对外部刺激极为敏感,因此利用化学手段在活细胞内实现非天然分子结构转化,特别是人工大分子合成一直以来都较为困难,但科研人员对这一领域的探索却从未停止。可以试想如果将人工大分子引入细胞内,他们是否会与天然大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是否会影响细胞行为,是否会改变细胞原有的功能,是否能杀死肿瘤细胞实现肿瘤治疗?更
浙大开发出电子鼻或可诊断帕金森
PD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疾病,需要患者的临床体征、超声检查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才可以确诊。几年前,科学家发现一位名叫Joy Milne的女性可以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者身上可以“嗅出”帕金森病,一度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从那时起,研究人员一直试图制造一种可以通过人体皮肤散发的气味来诊断帕金森的设备。近日,来自浙江大学等研究机构在国际知名期刊AC
Alzhe & Deme:科学家开发出新型血液检测技术 或有望作为阿尔兹海默病的新型诊断工具
来自肯塔基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有望开发出一种新型血液检测技术,其或能在患者机体出现任何疾病症状前识别机体大脑中的阿尔兹海默病改变,这或许就能帮助在患者出现任何记忆丧失之前使用预防性的疗法进行干预。
基石药业同类首创药物艾伏尼布片落地博鳌 为胆管癌患者带来精准治疗新选择
2月21日, 港股创新药企基石药业(2616.HK)宣布,同类首创药物艾伏尼布片(ivosidenib tablets, TIBSOVO®)已于近日获准在海南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特定医疗机构博鳌超级医院应用于临床急需,用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携带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成年患者的治疗。
SCIENCE ROBOTICS:科学家研制体内精准给药微型游泳器
探索微型游泳器在医学方面的应用是热点研究领域。近期,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氮化碳的光驱动微型游泳器,可用于体内药物递送,实现精准、可控地“按需”给药。该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ROBOTICS》,题目为“Light-driven carbon nitride microswimmers with pro
血浆外泌体中的非编码RNA CircLPAR1作为结直肠癌诊断的预测指标
结直肠癌已经成为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全世界估计有超过190万例新的结直肠癌病例和93.5万人死亡。虽然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和粪便检查等方法已应用于临床,但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仍具有挑战性。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