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plantation: 特殊免疫细胞能够预测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Researchers identify immune cell that predicts transplant patient's risk of organ rejection
STM:干细胞移植后会出现肠道杯状细胞数量下降
临床实践表明,异体干细胞移植手术可导致结肠内壁保护性杯状细胞的丧失,这可能会导致致命的后果。根据最近一项研究,事先补充这些细胞可以使症状得到改善。
Nature子刊:原始干细胞生成的骨移植物促进顽固骨折愈合!
2020年6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虽然大多数骨折都可以用牢固的石膏和大量细致的护理来修复,但更复杂的骨折需要骨移植之类的治疗。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原始干细胞培育出了优良的骨移植物。他们发现,这些细胞可以帮助骨骼在修复部位再生所需的肥沃支架。研究人员说,这些移植物可用于促进快速和精确的骨愈合,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受益于外科干预。"骨科植入
促进粪便排糖,为糖尿病治疗带来更多启发
经典降糖药二甲双胍已经在临床应用了60多年,这款药物降低血糖乃至在其他疾病领域的潜在机制和作用,近年来频频“老树开新花”。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期刊《糖尿病诊疗》(Diabetes Care)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日本神户大学(Kobe University)团队又新发现了二甲双胍的一种潜在降糖机制:促进葡萄糖通过粪便排泄。根据目前的了解,二
中国科学家成功将脾脏转化成为肝脏样器官 有望解决肝脏器官移植面临的困境!
2020年6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南京大学等多个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或能诱导小鼠的脾脏表现出像肝脏一样的行为,这或许有望作为一种器官移植的新型可替代方案,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这种新技术及其如何在小鼠机体中发挥作用的。图片来源:Dr. Lei Do
日本出生仅6天婴儿成功获坯胎干细胞移植
日本医生成功地将来自胚胎干细胞的肝细胞移植到一名新生儿体内,在世界上是第一次。这或许会为婴儿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据日本国家研究所的数据,这名新生儿患有尿素循环障碍(UCDs),肝脏无法分解有毒的氨。这种疾病一般可以通过接受肝脏移植来治疗。但是,这个当时仅有6天大的患病婴儿太小了,通常认为长到3个月至5个月大、体重约6公斤,才可以进行安全的肝脏移植。日本国家儿童
我国科学家发表两篇论文,从粪便中分离出活的新冠病毒,并且在隔离房间的物体表面上检测到新冠病毒RNA
2020年5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之前称为2019-nCoV)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在第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中山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和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的研究人员(下称第一组中国研究人员)从病死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出了活的SARS-CoV-2病毒。相关研究结果于
日本研究机构宣布成功移植人类胚胎干细胞培养的肝脏细胞
日本国立成育(成长发育)医疗研究中心21日宣布成功为一名肝病患儿进行了肝脏细胞移植,移植用的肝脏细胞由人类胚胎干细胞培养而成。这家研究所称这是世界首例培养自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肝脏细胞移植。国立成育医疗研究中心21日发布了这一成果。这项临床治疗研究始于2019年10月,这家研究所的团队向患有先天性尿素循环障碍的新生儿肝脏血管注射了由人类胚胎干细胞培养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突破性药物!口服ROCK2抑制剂belumosudil治疗总缓解率(ORR)>70%!
如果得到批准,belumosudil有潜力成为cGVHD治疗模式的基石,将为患有这种严重疾病的患者带来有意义和持续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