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璟制药肝癌1类新药上市申请拟纳入优先审评
10月12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网站最新公示,泽璟制药1类新药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上市申请拟纳入优先审评,本次申请的拟定适应症为——用于治疗晚期(无法手术或转移性)肝细胞癌。这不仅意味着多纳非尼有望在中国加速获批,也意味着泽璟制药将有望迎来首款获批上市的药品。多纳非尼是泽璟制药开发的口服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类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属于1类新药。临
科学家如何通过挤压方式快速制造类器官? 或有望进行多种人类疾病的研究和候选药物的测试
2020年10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近,其交流想法、信息,甚至发生感染的机会就越高,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Stem Cell上题为“Volumetric Compression Induces Intracellular Crowding to Control Intestinal Organoid Growt
科学家成功绘制出肠道类器官再生的表型蓝图!
2020年10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过去十年里,科学家们共同见证了类器官研究领域的发展和繁荣,即在体外利用干细胞培育的微型器官;这些类器官能够展现亲缘器官(比如大脑、肾脏、肠道或肺脏)的细胞类型组成和多种功能,而且其能完美地适用于实验操作,这就使其能够成为全球研究人员使用的一种无价的工具。源自肠道(哺乳动物更新速度最快的组织)的类器官不仅能
Nature:新一代的类器官或能像机体真正的组织那样生长及发挥功能!
2020年10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今,类器官正在迅速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工具,研究人员想通过利用干细胞来制造微型组织和器官,并使其能够精确地模仿真实组织和器官的行为。从基础生物学研究到药物开发和测试,类器官都能够通过提供健康或疾病的人类组织来补充动物学实验,并加速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试验的漫长旅程;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有可能通过提取
一类新型抑制剂可高效阻止神经变性,有望治疗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
2020年10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位于神经连接(即突触)处的通常会激活一种保护性遗传程序的特殊受体当位于突触外时如何导致神经细胞死亡。这种在神经退行性过程方面的重要发现使得他们对治疗药物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在对小鼠模型的实验中,他们发现了一类新的保护神经细胞的高效抑制剂。正如Hilmar
角形类系统发育研究取得进展
犀牛和貘在外形上差别较大,但两者均属于奇蹄目,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表明两者构成姐妹群,由共同的祖先演化而来,统称为角形类(Ceratomorpha)。虽然现生的犀仅包括四属五种,貘仅有一属四种,但是在新生代(6500万年前至今)的较长时期内,角形类是非常繁盛、多样的类群。约5000万年前的早始新世,北美和亚洲出现最早的貘超科成员Heptodon,之后出现的
研究揭示类泛素分子Nedd8调控斑马鱼卵巢和第二性征发育的机制
Nedd8是一种类泛素分子,在E1、E2和E3等酶的酶促作用下,与靶标蛋白共价结合,引起靶标分子的Neddylation修饰,影响靶标蛋白的活性、稳定性或细胞定位。然而,由于动物模型的欠缺,研究人员对Nedd8的在体生物学功能仍缺乏了解。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低氧生物学学科组博士生于光晴等,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斑马鱼中敲除nedd8基因。
广州站|新一代精准医学—质谱组学与类器官前沿技术和临床应用研讨会
近年来,质谱技术的革新加快了多组学研究向定量化、高通量化发展。多组学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构建了精准医学体系的要素。而精准医学的构建,也离不开生物医学研究模型。近年来,兴起的类器官模型被广泛应用,克服了细胞系模型和动物模型体外培养丢失了肿瘤细胞的异质、移植成功率低、样本量大等问题。当多组学利器遇到类器官模型,对基础科研和临床应用会有怎样的创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