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智造移液机器人MGISP-Smart 8全新升级,开启建库自由新可能!
本次升级之后,Smart 8将为实验人员在分子诊断领域,尤其是高通量测序方向,进一步提供更多大显身手的广阔空间。
科研人员揭示DNA糖基化酶在核小体上的碱基切除机制
DNA的碱基损伤可以发生在染色质化的真核生物基因组的所有区域,包括核小体DNA位点。核小体作为天然的屏障会阻碍BER相关蛋白对损伤位点的接触,只有一部分面向溶剂侧的DNA自由暴露。
国产手术机器人彰显“中国智造”创新水平
工科为新医科提供了发展动力,医科则是新工科的重要方向,“医工交叉”是我国医疗技术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理工科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上海交通大学历来重视医工交叉融合创新,在全
科研人员开发基因编码的光控蛋白质标记新技术
邹鹏课题组利用RinID技术系统研究了多个亚细胞区域的蛋白质组,包括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等,均获得了出色的空间特异性(>90%),高于目前常用的APEX2、TurboID等技术。
科研人员发表关于单细胞和空间组学技术在肝脏领域应用的综述文章
该文章介绍了多种前沿单细胞组学实验技术和空间组学实验技术并总结了常见的应用场景,剖析了这些新兴技术应用于肝脏样本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潜在的实验或计算生物学解决方案。
上海交大科研团队精准表征人类完整基因组中的大尺度结构变异
该项研究对GRCh38和T2T-CHM13之间大规模差异基因组区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更全面和详细评估。该结果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基因组中复杂结构遗传多样性的认识,还提出了消除参考偏差来推动未来的科学研究。
中山大学科研团队解析珠三角6城市大气PM2.5的全氟化合物浓度及潜在人体暴露风险
该研究显示珠三角地区大气PM2.5的全氟化合物浓度存在季节差异,冬季浓度高于夏季,而PFAS前体(PFAA precursors)和PFAS替代品(PFAS alternatives)则呈现相反的季节
科研人员发现频发与偶发痛风患者的血清代谢组差异
代谢组学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特定生物系统中所有代谢物的组学技术,可以在系统生物学层面研究代谢通路失调,逐渐成为研究代谢性疾病必备的研究工具。
科研人员创建大容量多样化小麦全外显子突变体库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新技术及应用创新团队综合利用多种诱变方式,历经10余年创制了覆盖株型、叶型、穗型、粒型、根系等全生育期不同性状的大容量呈梯度的小麦表型突变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