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物所—渥太华大学蛋白质组学及系统生物学联合实验室成立
11月11日上午,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举行“大连化物所—渥太华大学(DICP-uOttawa)蛋白质组学及系统生物学联合实验室”成立仪式。参加成立仪式的加方人员有:加拿大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技术)兼副领事A. Majid Dellah先生,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渥太华大学主管科研和国际合作副校长Mona Nemer教授,渥太华大学药学院院长Jacques Bradwejn教授...
赵英明课题组揭示新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并鉴定出63个组蛋白修饰位点
近日,芝加哥大学赵英明课题组在化学类顶级杂志Nature子刊《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报道了一种新型的组蛋白翻译后修饰--赖氨酸二羟基异丁酰化,并指出组蛋白H4K8上的二羟基异丁酰化对精子细胞的分化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我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预计2014年通过并实施
Proteomics:杨平仿等研究种子萌发蛋白质组学获进展
水稻种子萌发的代谢途径 种子萌发是种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早期阶段,是个体发育中最为关键的时期,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出苗、生长和结实等。种子萌发涉及到细胞膜系统修复、贮藏物代谢、DNA复制与配对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和信号传导,对这一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一直是现代种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MCP:赖仞等天然药物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获进展
众多天然药物以蛋白质或多肽发挥药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最近以蛋白质组学结合药理学手段研究天然药物活性蛋白质或多肽,他们在药用两栖类和药用昆虫的功能蛋白质组学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发掘了大量的药物候选分子。
Proteomics:种子萌发蛋白质组学研究获进展
水稻种子萌发的代谢途径 种子萌发是种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早期阶段,是个体发育中最为关键的时期,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出苗、生长和结实等。种子萌发涉及到细胞膜系统修复、贮藏物代谢、DNA复制与配对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和信号传导,对这一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一直是现代种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J Neurosci:降低磷酸化蛋白1水平减少β-淀粉样蛋白毒性
2013年10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在Marco Prado博士的带领下,Western大学一项新的研究已经确定大脑试图保护自己免受阿尔茨海默氏病(AD)毒性蛋白影响的机制。 Prado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对有关朊蛋白作用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发现,β-淀粉样蛋白肽的毒性是AD的主要元凶之一,通过抑制β-淀粉样蛋白肽与朊蛋白相互作用,可以减少其毒性。
Mol Cell Proteomics:四膜虫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特征研究获进展
在真核和原核细胞中,为了迅速感知并应对细胞内外环境变化,细胞通常借助可逆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来进行信号传导和对蛋白质功能、亚细胞定位等的调节。
MCB:蛋白质组学中心赖氨酸琥珀酰修饰获新进展
蛋白翻译后修饰对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赖氨酸琥珀酰化是上海药物所和芝加哥大学共同合作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最新发现的蛋白翻译后修饰通路。研究团队开创性地对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去乙酰化修饰酶Si
NRG:蛋白质组学最新技术的修订
生物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利用到各种高科技技术,也就是称为“omics(组学)”的技术工具,这些方法能进行细胞中成千上万个分子的整体分析,并且追踪它们在疾病中作用。 在后基因组时代,研究人员发现细胞整体蛋白,也就是蛋白质组学研究需要提到到一个新的层面,由于蛋白是基因的分子执行者,因此如果我们希望能更全面了解细胞的工作机制,就需要找到这个最找到的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