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ant Physiology:水稻受体类激酶OsSIK2提高耐性并延缓衰老

受体类激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防御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在非生物胁迫反应中的作用研究较少。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张劲松课题组和陈受宜课题组的研究发现,水稻的一个具有S-结构域的受体类激酶OsSIK2参与调控非生物胁迫反应和衰老过程。OsSIK2定位于细胞质膜,在Mn2+存在下具有激酶活性。OsSIK2基因主要在水稻叶片和叶鞘表达,其表达受、干旱、冷害和植物激素ABA的诱导。

2013-10-24

Nature:科学家发现高影响免疫系统提高多发性硬化症发病率

2013年3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期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提示饮食中食的量可能会唆使免疫系统对抗机体,导致免疫体系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 (MS)。 虽然不能为多发性硬化症提供治疗方法,研究人员称该发现是有趣并可信的。 机体免疫系统的错误攻击机体自身会导致如一型糖尿病,类风湿和多发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病。 基因突变会增加自身免疫病的风险,同时环境因素对该疾病也有重要影响。

2013-03-10

The Plant J:余迪求等揭示拟南芥转录复合物参与调控植物害反应机制

在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发育往往受到各种环境胁迫(Environmental stresses)的影响,如高温、低温及干旱等。其中土壤的碱化(Salinity stress)是限制农作物栽培及产量的重要环境因子,但是人们对植物耐害的潜在分子机制仍不十分清楚。WRKY家族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调控因子,在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拥有74个成员。

2013-03-09

Hypertension:中成分——氯在高血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2013年9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少吃”是我们健康意识中的口头禅,少吃被看作是一个重要的方式来减少心脏疾病和高血压风险。 在饮食中过多的被广泛认为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科学家们发现,中的其他成分--氯经常被忽视,其在高血压中可能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近日,Glasgow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血液中氯化物含量低是高血压的一个独立的死亡风险指标。

2013-09-08

JCEM:高饮食或可增加糖尿病个体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日本新潟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高饮食的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低饮食患者的2倍。

2014-07-26

Biotechnol:新品种耐小麦可增产25%

近日,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一个小组培育出一种耐小麦,产量比现有同类品种最高增加25%。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 研究人员在研究古老小麦品种时发现,一种名为TmHKT1;5-A的亲基因能在水从根部输往叶片过程中拦阻钠离子。 他们用杂交方法培育出含有这种基因的硬质小麦,产量最多提高25%。

2012-03-13

“一种多胺诱导处理提高狗牙根抗和抗旱的方法”

1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百人计划”入选者产祝龙研究员和施海涛助理研究员共同发明的“一种多胺诱导处理提高狗牙根抗和抗旱的方法”(ZL201310095350.6)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01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