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英国发现恶性疟原虫有效干预途径
抗疟药物通常只对部分种类的疟原虫有效,这是疟疾防治一直以来的难题。英国研究人员日前在破解这一难题方面取得进展,他们发现了一种对所有恶性疟原虫都有效的治疗途径。 英国桑格研究所等机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网站上报告说,他们发现疟原虫在人体血液中入侵红细胞的时候,红细胞上一种名为basigin的蛋白质和疟原虫表面一种名为PfRh5的蛋白质之间的联系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用药物阻碍它们之间建立联系...
PLoS Pathog:新研究发现间日疟原虫攻击人类红细胞的机制
Science:休眠状态的疟原虫提供新药线索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系列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显示,它们有希望在疟原虫进入血流之前还在肝脏中孵化的时候将其杀灭。 人们急需这样的药物来治疗间日疟原虫 ,这是在非洲以外地区的主要的疟原虫种类。间日疟原虫与致命的恶性虐原虫不同,因为它会在肝脏中进入一种“休眠期”,这时该疟原虫被称作是一种休眠子。休眠子可在感染的蚊子叮咬了其宿主之后数月甚或数年时重新出现在血液之中。
PNAS:与疟原虫耐受青蒿素有关的遗传位点
一项研究发现了与青蒿素耐药性有关的4个恶性疟原虫的遗传位点。大多数疟疾流行的国家在联合疗法中使用青蒿素作为治疗恶性疟原虫的一线疗法。Christopher V. Plowe及其同事对从最近出现了对青蒿素耐药的恶性疟原虫的柬埔寨西部、孟加拉国和泰国进行的青蒿素疗法有效性临床试验中收集的恶性疟原虫DNA的8079个单核苷酸多态(SNPs)——这是一种遗传变异的形式——进行了遗传分型。
Cell Host & Micro:发现镰刀状红细胞中的microRNA可明显抑制疟原虫繁殖
2012年8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为何镰刀状细胞病(贫血)病人相比正常红血细胞的病人在患疟疾时候表现出的病情较轻,研究者发现红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以通过调节改变寄生虫的基因表达来改变寄生虫的活动和行为。
陈小平等发现应用茚地那韦有预防猴疟原虫感染的作用
近日,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刊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简称AAC)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陈小平课题组关于HIV蛋白酶抑制剂(HIV-PI)茚地那韦治疗和预防猴疟疾感染的科研论文。该研究证实在治疗HIV感染的临床用药剂量下,茚地那韦能有效抑制猴子体内的疟原虫繁殖,同时发现应用该药有预防猴疟原虫感染的作用。
PNAS:在蚊虫体内阻断恶性疟原虫孢子
7月10日,P NATL ACAD SCI USA杂志报道了一项通过表达单链抗体阻断恶性疟原虫孢子在蚊虫体内产生的研究。这为恶性疟疾防治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 在给予恶性疟原虫时,表达m1C3, m4B7,或m2A10单链抗体(scFvs)的斯氏按蚊(Anopheles stephensic)与对照组相比,感染水平显著较低。
Vaccine:遗传工程化的减毒疟原虫或可作为新型的疟疾疫苗
2013年9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Vaccin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西雅图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及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通过精确基因剔除的遗传工程化的疟原虫(即减毒寄生虫,GAP)可以被当做一种疫苗来使用,从而保护个体机体免于疟疾的感染;这就意味着,这种减毒的疟原虫可以同感染性的疟原虫一样与机体进行相互作用,但是并不引发疾病...
Nature:疟疾研究成果确定疟原虫免疫逃逸机制
7月3日,国际权威学术杂志《自然》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发现了恶性疟原虫在人体内实现免疫逃逸的表观遗传分子机制,为研制新型疟疾疫苗提供了实验基础。针对该研究结果,《自然》于7月3日专设“疟疾论坛”板块进行了讨论。
Malaria Journal:非洲疟原虫遗传突变显示出耐药性
在非洲致命性最强的疟原虫中,科学家已鉴定出遗传突变,这些突变使疟原虫能耐受最强效抗疟药,这表明最好的抗疟武器可能已过时。 青蒿素类药物是广泛应用的最有效的治疗疟疾药物,常与其他药物一起作为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ACTs)使用,这时它最强效,几乎不可能被疟原虫耐受。但是,新研究则表明:疟原虫关键部分突变后能耐受青蒿素甲醚,其中青蒿素甲醚是2种最有效青蒿素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