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S:研究者发现维生素C可调控甲基化DNA氧化的新功能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汪海林研究组在维生素C(Vc)与DNA甲基化调控的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发现Vc可显著增强DNA羟化酶Tet(ten eleven translocation)氧化5-甲基胞嘧啶的活性,进而促进DNA去甲基化作用。其相关研究成果以全文形式发表在国际化学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
Cell:DNA甲基化的不完全重置
Babraham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揭示了生殖细胞(卵子和精子)发育时DNA重置的机制。众所周知,表观遗传学修饰是指不改变DNA序列的DNA修饰,DNA上添加这样的小基团会改变基因的活性。在人们的一生中(包括在子宫内的发育),表观遗传学修饰都在不断积累和变化,环境也能够对表观遗传学修饰发生影响。
EST:水稻富集甲基汞机理研究获新成果
自中科院地化所冯新斌课题组发现我国西南汞矿区食用稻米是农村居民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以来,水稻富集甲基汞机理研究成为汞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内容。冯新斌课题组针对水稻富集甲基汞机理这一科研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发现稻田土壤是水稻体内甲基汞的主要来源,水稻对甲基汞的富集是一个吸收-运移-富集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准确评估稻田土壤中甲基汞的生物可利用性成为人体水稻食用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
PNAS:DNA甲基化与我们的命运紧密相关
2012年10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理解我们DNA上的化学标记如何影响基因表达可能是科学家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DNA上常见的一种化学标记就是甲基化。 在一项新研究中,来自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一个人群中,甲基化变异性能够预测年龄、性别、压力、癌症和早年的社会经济地位。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期刊登在PNAS期刊上。
:上海药物所小分子调控核酸去甲基化研究取得阶段进展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杨财广课题组与蒋华良课题组合作,基于mRNA中N6位甲基化修饰的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 m6A)去甲基化酶FTO结构开展小分子调控研究,首次获得了对核酸去甲基化酶,例如FTO具有酶活和细胞活性的小分子抑制剂。论文于2012年10月1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PLoS Pathogens:接种2'-O-甲基转移酶突变体的小鼠获得免疫原性抵抗登革热病毒
2013年8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来,新加坡研究团队发现了削弱登革热病毒逃避宿主免疫系统能力的策略,有希望研制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用的登革热候选疫苗。研究由新加坡Novartis热带疾病研究所(NITD)和北京理工大学微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所合作完成,研究结果发表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
Nature:科学家绘制出了人类基因组的动态DNA甲基化图谱
2013年8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10年前,科学家宣布结束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科学家对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以及胸腺嘧啶的研究,对这些碱基的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鉴别出编码人类基因组的25000个基因的功能,但是随着时间逝去,研究依然没有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Cell Res:丁建平等揭示尿嘧啶脱羧酶的催化机制
在哺乳动物的表观遗传调控中,TET蛋白参与了DNA的主动去甲基化过程,该蛋白催化产生的5-羧基胞嘧啶可能通过两种途径被转变为胞嘧啶,其中一种途径就是通过潜在的DNA脱羧酶直接催化5-羧基胞嘧啶发生脱羧反应。由于胞嘧啶和尿嘧啶的化学结构和性质比较相似,因此,潜在的DNA脱羧酶可能与真菌中尿嘧啶脱羧酶IDCase在结构和催化机制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Plant Physio:朱永官等光合生物甲基化砷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研究生物对土壤和水体中砷的转化(包括甲基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该研究团队的部分研究结果近期发表于国际杂志Plant Physiology 和New Phytologist ,并且他们在线发表于Trends in Plant Science的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这些研究结果和相关国际最新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给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