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靶向免疫毒素!vicinium治疗高危非肌肉浸润性膀胱癌(NMIBC)III期临床获得成功!
2019年08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Sesen Bio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治疗癌症的靶向融合蛋白疗法。近日,该公司公布了下一代抗体药物偶联物(ADC)vicinium(oportuzumab monatox)治疗膀胱癌的III期临床研究VISTA(NCT02449239)更新的初步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数据。数据进一步支持了vicinium治疗高危、卡介苗(BCG)
Nature:首次揭示军团菌毒素SidJ劫持人钙调蛋白并促进这种细菌茁壮成长机制
2019年7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德国哥德大学的Sagar Bhogaraju和Ivan Dikic及其团队发现军团菌(Legionella)中的毒素SidJ对人体蛋白进行了独特的修饰,并帮助军团菌在人体细胞内生长。SidJ利用自身的优势劫持了人体中一种称为钙调蛋白(Calmodulin)的蛋白,这是致病菌利用人类分子机构并将它转化为对抗人类的经典例子之一。这使得S
人类如何与不断变化的环境相互作用影响着传染病的传播
2019年7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世界上一些最臭名昭着的传染病,包括莱姆病、狂犬病和埃博拉病毒,都来自人畜共患病。这些疾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或其他寄生生物)引起的,它们可以从动物传染给人类。但是,即使它们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我们在涉及到这些疾病的知识方面仍然有缺陷。我们还不完全了解病原体是如何在不同的宿主物种之间"转移"并导致流行病的--研究开始表明,环境的变化可能是一个因素
真菌毒素污染控制研究取得进展
国际学术期刊Toxi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武爱波研究组的研究成果“Degrading Ochratoxin A and Zearalenone Mycotoxins Using a Multifunctional Recombinant Enzyme”。该研究报道了一种可以同时降解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A的多功能酶,为食品和饲料中真菌毒素同时降解提供了新的关键酶原材料。玉米
邓诣群教授团队揭示呕吐毒素细胞毒性新机制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生物蛋白质功能与调控重点实验室邓诣群教授团队揭示了呕吐毒素细胞毒性新机制。相关研究5月7日在线发表于Biochemical Pharmacology,并于7月2日被国际学术组织F1000Prime选为两颗星(Very Good)推荐论文,归类为“New Finding”,给予的评价为“These data suggest that beta-catenin is
AAIC 2019:健康的生活方式会抵消阿尔茨海默症的环境和基因风险
在2019年阿尔茨海默症协会国际会议(简称AAIC 2019)上公布的研究显示,采纳多种健康的生活习惯非常有利于脑部健康,而且会抵消阿尔茨海默症及其他痴呆症的基因和环境风险。2019年阿尔茨海默症协会国际会议在洛杉矶召开,研究和科学人员参会人数达到创纪录,他们在会上公布了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与预防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在此次会议上发布的创纪录数量的科学研究报告中,这些报告是其中一些最具前景和最能给人以
Cancer Res:揭秘癌基因改变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进展的关键角色
2019年7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肿瘤微环境(TME,tumor microenvironment)是液体、免疫细胞及包裹肿瘤的血管所组成的混合体,肿瘤细胞与TME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帮助决定肿瘤的进展和命运;因此,理解TME的组成和功能对于有效抑制癌症进展至关重要,尽管多种遗传突变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但研究人员并不清楚TME对癌症发病的影响,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研究揭示胰腺癌肿瘤-微环境高度异质性细胞特征
胰腺导管腺癌(PDAC)被称为“癌中之王”,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欠佳、病死率居高不下,五年生存率仅为8.5%,具有很强的肿瘤异质性。为解决生命与健康领域重大医学科学前沿问题,2018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健康科学研究中心成立。由中科院院士赵玉沛、周琪担任科学顾问,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杨运桂团队、韩大力团队与北京协和医院吴文铭团队在健康科学研究中心支持下,为探究PDA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以
Cell:揭秘人类细胞如何对外部环境信号产生反应并加工处理
2019年7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海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新型的生物技术方法分析了人类细胞如何对外部信号产生反应并加工处理。文章中,研究者重点对G蛋白及其受体GPCRs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G蛋白是信号传输的介导子,而GPCRs则会诱发信号过程。图片来源:Thomas Splettstoesser (www.sci
研究发现一氧化氮响应环境变化诱导运动可塑性的精确机制
一氧化氮(NO)是一种气体信使分子,已被揭示在心脑血管调节、神经、免疫调节、运动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是NO合成过程的关键限速酶,直接调控细胞中的NO含量。目前,在脊椎动物中已经发现三种NOS 编码基因(neural NOS, inducible NOS, epitheial NOS),其转录调控机制已被陆续报道。然而,在较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中只发现了一种NOS编码基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