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禾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田禾教授提出以荧光作为读出信号的可擦式光信息存储新概念,创新合成一系列具有高信噪比的光致变色荧光材料,大幅度提高其应用稳定性;创新合成可用荧光信号表征的可“锁”的光驱动分子梭和多构型逻辑功能分子机器等,解决了分子尺度上精确表征分子机器运动的关键问题;在国际上首先报道高选择性汞的荧光比率传感体系,在荧光探针和高性能有机太阳电池染料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
王学浩教授成为南京医科大学历史上第一位院士
12月8日,中国工程院在北京公布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通过提名、遴选、两轮评审和最终选举,我校王学浩教授榜上有名,成为我校历史上第一位院士。 “第一时间得知当选的消息,我非常高兴,心情也很激动!”,王学浩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对我个人和团队取得的学术成就的认可,也是对医院发展和江苏医疗卫生水平的肯定,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也感到很有压力:当选是成果,更是责任。
Nat Biotechnol:王文等研究水稻基因组进化取得进展
12月11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Resequencing 50 accessions of cultivated and wild rice yields markers for identifying agronomically important genes。
South Afri Bot:田长彦等发现异型种子休眠类型的新组合
近日,国际杂志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otan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Germination dimorphism in Suaeda acuminata: A new combination of dormancy types for heteromorphic seeds,”,文章中,研究者发现了异型种子休眠类型的新组合。
Hepatology:王福俤等发现肝细胞铁离子外排通路及其重要作用
肝细胞及巨噬细胞泵铁蛋白Fpn 1调控铁稳态模式图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Hepatology在线发表了上海生科院营养所王福俤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Ferroportin 1 in hepatocytes and macrophages is required for the efficient mobilization of body iron stores”。
Cell:王晓东等两篇Cell文章揭示细胞坏死机制
1月20日,Cell杂志上刊登了王晓东研究组同期发表的两篇文章,阐述有关TNF-α诱导的细胞坏死信号传导通路中新的发现。 与人们早期的认识不同,现在细胞坏死被认为是哺乳动物的发育和生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细胞坏死还参与了人类的多种病理过程,如急性组织损伤以及许多免疫性疾病。许多研究结果显示细胞坏死是由复杂的分子信号通路所执行的。
MBE:王文等发现有关雄性繁殖力和寿命的新基因
日前,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马普进化基因组学青年科学家研究组博士研究生占祖兵在导师王文研究员指导下,研究了一个X染色体连锁的泛素基因家族新近起源的一对重复基因CG32744和CG11700。
Euphytica:王艇等鉴定出萝卜中一种新的雄性不育类型
武汉植物园成功鉴定萝卜中一种新的雄性不育类型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种群遗传学学科组汪志伟副研究员在王艇研究员指导下,与华中农业大学向长萍教授课题组和湖北农科院梅时勇研究员课题组联合开展研究,对在大田发现的一株雄性不育萝卜进行了仔细的组织学观察,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雄性不育为一种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或核雄性不育类型。
J Ecol:王绪高等温带森林种面积及β多样性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Ecology刊登了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王绪高研究员的研究成果“Spatial patterns of tree species richness in two temperate forests。”,该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对温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理解。
Biomaterials:王强斌等纳米银生物毒性评估获进展
近日,国际生物材料专业期刊Biomaterials刊登了中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monodispersed silver nanoparticles as standards for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ir cytotoxi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