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科学家揭秘骨髓造血结构,原来不同血细胞会抱团,干细胞是“独行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者们选择通过荧光标记细胞表面标记物来确定细胞身份,从而实现原位分析。为此,研究者们对已知的247个血细胞相关表面标记物进行了筛选,最终找到了35个符合研究需求的标记物。

2024-03-23

BMJ:北京大学东信团队在产后抑郁防治中取得新突破

该研究认为,有产前抑郁症状的产妇可考虑分娩后给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以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

2024-05-06

Nature子刊:张翼/行环团队开发精确测定单细胞年龄的时钟算法

该研究在ClockDML上发现了与有丝分裂相关的,细胞年龄依赖的染色体可及性,是一种良好的细胞年龄标记物,开发了用该标记物来追踪单细胞年龄的计算方法EpiTrace。

2024-05-13

Cell子刊:上海交大薛婧/牛宁宁/理伟/唐玉杰团队提出胰腺癌治疗新策略,靶向谷氨酰胺依赖性,促进胰腺癌细胞铁死亡

该研究表明,靶向胰腺癌对谷氨酰胺的依赖性,可使其易受 GPX4 依赖性铁死亡的影响,从而为胰腺癌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联合治疗策略。

2025-02-03

Nature Genetics:董骥/尚从平/晓群/张礼标团队揭示哺乳动物超声感知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通过构建大小蝙蝠高质量的参考基因组和听觉皮层的单细胞图谱,对比不同听力能力蝙蝠物种的听觉皮层表达差异,鉴定了PV+抑制神经元和CPLX1基因在哺乳动物超声感知中的重要作用。

2024-06-10

Cell子刊:高庆蕾/马丁/朱笕青/静团队临床试验证实,CTLA-4和PD-1/PD-L1双重阻断,未能改善宫颈癌患者结局

与 PD-1/PD-L1 阻断相比,CTLA-4 和 PD-1/PD-L1 双重阻断,并未显著改善复发/转移性宫颈癌(R/M CC)患者的临床结局。

2025-01-25

梁琼麟/熊春阳/孙伟/霞等20+嘉宾邀您共话“类”未来!

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类器官与新药研发(北京站),8月30-31日,北京希尔顿逸林酒店,即将召开!

2024-08-20

嘉宾日程介绍 | 贺玖明/彭广敦/刘鑫/永成/刘杰邀您参加2024(第七届)多组学研究与临床转化前沿论坛,9月13日上海见!

贺玖明/彭广敦/刘鑫/王永成/刘杰邀您参加2024(第七届)多组学研究与临床转化前沿论坛,9月13日上海见!

2024-09-03

首都医科大学拥军团队一天发表两篇NEJM论文,聚焦缺血性中风的溶栓治疗

NEJM首次同时发表2篇由同一中国团队开展的不同药物的临床研究,也是NEJM首次与中国学术会议同步发布研究结果。

2024-06-18

Cell子刊:程涛/建祥/李昕团队开发提高CAR-巨噬细胞疗法抗癌效果的新方法

该研究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CAR-巨噬细胞(hPSC-CAR-M)的生产及其功能,为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

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