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首创sGC刺激剂Verquvo(vericiguat)获欧盟CHMP推荐批准,中国进入审查!
vericiguat具有特殊作用机制,与安慰剂相比,将心衰住院&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10%。
Commun Bio:深度脑刺激有助于治疗疾病
尽管深脑刺激(DBS)在治疗运动障碍(如帕金森病)方面具有显著的实用性,但研究人员至今仍不清楚为何大脑仅对特定频率的刺激产生反应。在最近一项研究中,休斯敦大学的研究者们正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杂志上发表文章,表明以较高频率(> 100Hz)对大脑进行电刺激会产生共振波,可以成功地重新校准功能异常的电路,从而改善运动症状。
Science子刊揭示牙齿感受冷刺激疼痛机制!
拥有一口好牙对健康至关重要,毕竟牙好才能吃嘛嘛香!但现实是,全球约90%的人都有蛀牙,且近24亿人的蛀牙未曾得到治疗。蛀牙是什么呢?当食用较多的甜食和碳酸饮料而又不正确刷牙时,我们的牙釉质便会被致龋菌和发酵的酸而腐蚀产生腐烂而空洞的凹坑,此时的牙齿会变得巨为敏感,刮过冷风都会产生一种短暂而强烈的炎性神经痛,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胃口和健康。更加遗憾的是,这种冷感觉
Sci Signal: 骨髓细胞来源次氯酸分子通过旁效应刺激抑制肿瘤的早期发展
髓系细胞(MDC)分泌的过氧化物酶(MPO)系统是细胞先天免疫的关键。MDC激活后,MPO分泌到吞噬体内并催化次氯酸(HOCl)的产生,次氯酸是一种有效的氧化剂,然而其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David Piwnica-Worms团队证明了MPO-HOCl系统在老年小鼠的黑色素瘤早期阶段中具有抵抗肿瘤生长
BMC Medicine:关于智能识别肺癌及其易混淆疾病的病理图像的深度学习研究取得进展
中山医学院李伟忠教授团队和附属第一医院柯尊富教授团队联合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肺部病理图像智能诊断模型,能够准确区分肺癌及其易混淆疾病的病理图像。研究成果“Deep learning-based six-type classifier for lung cancer and mimics from histopathological whole slide
研究发现无创性脑刺激能提升老年人认知及躯体健康水平
记忆能力,尤其是记住最近发生事件具体细节的情节记忆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快速下降。老化还会带来更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心血管疾病又是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无创性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NIBS)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已被用于一些疾病的治疗
Nat Med深度解读!科学家发现SARS-CoV-2病毒或能感染人类口腔中的细胞!
2021年3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题为“SARS-CoV-2 infection of the oral cavity and saliva”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引发COVID-19的病毒SARS-CoV-2或能感染口腔中的细胞。众所周知,
科学家如何通过刺激宿主机体的免疫系统来帮助有效抵御癌症?
2021年3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癌细胞往往会进化出逃避宿主机体免疫防御的机制,而防止免疫逃逸的因子往往是开发新型癌症疗法的诱人靶点。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题为“Cell‐Based Identification of New IDO1 Modulator C
Nature子刊深度解析!科学家发现或会促进机体终生压力易感性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2021年3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上题为“Long-term behavioral and cell-type-specific molecular effects of early life stress are mediated by H3K79me2 dynamics in
Sci Adv:重编程干细胞可有效治疗乳腺癌细胞向脑部转移
大约15%至30%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患有脑转移(BM),而基底样乳腺癌(BLBC)是一种最常转移至大脑的癌症类型。 BLBC患者的预后很差,因为血脑屏障会对大多数疗法产生耐受性。由于模拟BM的动物模型有限,因此在临床试验中测试候选疗法也具有挑战性。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和合作者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可以杀死肿瘤的分子,该分子可以通过干细胞传递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