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成功开发出新型数学模型来分析癌症患者接受CAR-T细胞疗法时机体反应的动态学变化

2021年3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therapy)是一种当前相对比较新的疗法,目前已经获批用于治疗多种恶性B细胞白血病和淋巴 瘤,许多患者都对CAR-T疗法的反应强烈,然而仅有一小部分患者会产生较短暂的反应,而且这类患者病情进展很快,不幸的

2021-03-29

Blood Cancer Dis:基于机器学习的图像分析可可靠地识别血液恶性肿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是骨髓中干细胞的一种疾病,会干扰血细胞的成熟和分化。每年,大约有200名芬兰人被诊断患有MDS,可以发展为急性白血病。在全球范围内,MDS的发病率是每100,000人年4例。

2021-03-23

研究提出预测RNA聚合酶暂停位点的深度学习模型

  近日,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的曾坚阳研究组成功开发了能在全基因组上预测RNA聚合酶暂停位点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该研究为Pol II暂停现象在转录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也为在缺乏测序数据的细胞系上研究Pol II暂停提供了很好的预测参考模型。真核生物的转录是一个高度复杂且被准确调控的动态过程,RNA聚合酶II(RNA

2021-02-03

Phy Rev Res:开发出一种新方法来学习如何帮助机体的适应性免疫系统?

2021年3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hysical Review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东京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机体适应性免疫系统如何利用一种类似于强化学习的方法来控制对重复性感染的免疫反应,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改进疫苗的开发和干预从而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在人类机体中,适应性免疫系统能

2021-03-17

研究发现调控小麦孕穗期根系深度重要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创新团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小麦液泡分选受体基因 TaVSR1-B 启动子区转座子与孕穗期根深显着相关。2月8日,相关研究成果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据景蕊莲研究员介绍,根系深度是作物根系构型的重

2021-03-02

EBioMedicine:一种抗高血脂药物在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中改变了其大脑连通性

2021年3月9日讯/生物谷BIOON/--近日,日本理化研所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潜在新靶点,这可能会带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连接和回路的新疗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EBio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α as a novel therap

2021-03-08

研究开发操控人脑工作记忆的“动态扰动”新范式并建立神经网络动力学模型

工作记忆指对外界信息的短暂存储和操作能力,是脑认知核心功能。记住和拨打一个新号码,和朋友聊天,听一场讲座,都需要工作记忆的参与。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麦戈文脑研究所罗欢研究员课题组在以往发现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一种全新“动态扰动”行为范式,通过在记忆保持阶段呈现有特定时间关系的多个动态亮度序列对人类序列工作记忆进行操控。课题组进一步和重庆大学弭元元研究员合作,建

2021-03-03

研究人员开发出深度学习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广州生物岛实验室研究员李栋课题组,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教授戴琼海课题组,在Nature Methods上以长文(Article)形式发表了题为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eep neural networks for image super-resoluti

2021-01-27

临床试验表明CAR-T细胞疗法在多发性骨髓瘤中产生深度的持续缓解

2021年2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一项国际临床试验发现,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方面的一项重大进展是,一种CAR-T细胞疗法使得先前在接受多种治疗后出现复发的患者获得了深度、持续的缓解。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2月25日的NEJM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decabtagene Vicleucel in Relapsed and Refractory

2021-02-27

研究建立用于大气污染物毒性评价的人肺泡上皮诱导模型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人多能干细胞建立用于大气污染物毒性评价的人肺泡上皮诱导模型,该研究由实验室研究员Francesco Faiola、刘思金、汪海林和刘倩合作完成。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近年来,大气污染对人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