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Leukemia:发现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致命弱点

2018年9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cell lymphomas,ALCL)是一种与白血球相关的罕见癌症。图片来源:Leukemia一项由维也纳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团队完成的最新研究发现同一种信号通路对于不同类型的ALCL中的癌细胞的生存是必需的。TYK2(酪氨酸激酶2,免疫系统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提高Mcl1的表达量来防止凋亡

2018-09-05

罗氏、新基联合疗法:对复发滤泡性B细胞淋巴瘤效果强劲

罗氏与合作伙伴新基(Celgene)开展的靶向抗癌药Gazyva(obinutuzumab,阿托珠单抗)联合Revlimid(lenalidomide,来那度胺)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滤泡性B细胞淋巴瘤的Ib期临床研究GALEN(NCT01582776)的数据已于近日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BLOOD》。该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3+3设计研究,入组了19例既往已接受罗氏美罗华(Rituxan)治疗的复发性或

2018-08-23

Nature子刊颁布CAR-T疗法指南 关联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去年8月,FDA批准CAR-T疗法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一年后,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联合儿科急性肺损伤和脓毒症研究者网络(PALISI)的科学家们发布了关于儿童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全面共识指南。指南汇集顶级专家在识别治疗相关毒性的早期迹象和症状方面吸取的经验教训,并详细介绍了应对这些症状的方法。8月6日,《Nature Review

2018-08-08

CAR-T细胞治疗在淋巴瘤中的应用

小编推荐会议:2018(第四届)CAR-T&TCR-T研讨会近年来,尽管靶向免疫治疗使得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有了显著改善,但仍有一部分患者表现为疾病复发或难治。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CAR-T)的机制与现有的治疗体系不同——即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患者的T细胞,使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能被其特异性地识别,且以不依赖MHC的方式激活T细胞并刺激有效的细胞毒性应答,因此可成为有效解决难治性克隆的一个方

2018-08-13

西安杨森旗下亿珂®获批适应症扩展 用于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

强生制药子公司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西安杨森”)今日宣布,旗下亿珂®(伊布替尼胶囊)扩展适应症获批,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的一线[ 治疗。2017年8月,亿珂®在中国获批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以及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CLL/SLL一线治疗适应症的申请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

2018-07-20

Fertil Steril:癌症和镰状细胞贫血症治疗会清除年轻男性的精子

2018年7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 /——为了收集关于健康孩子睾丸中精原细胞的数量的发表数据并计算整个青春期精子数量的参考价值,研究人员在PubMed和EMBASE上系统地进行了文献调研,主要关注点在于整个青春期每横向管状截面中精原细胞数量(S/T)及每立方厘米睾丸中的精原细胞密度(S/V)。主要的检测参数是0-14岁健康男孩的S/T和S/V的多项式多元回归分析。图片来源:Dr. Jan-

2018-07-26

利用叛变的癌细胞清除原发性癌症和转移性癌症

2018年7月15日/生物谷BIOON/---假使癌细胞经重编程后能够抵抗它们自己的同类将会怎么样?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和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凭借基因编辑的力量使得利用癌细胞杀死癌症取得关键性的进展。他们在多种癌细胞类型的临床前模型中报道了有希望的结果,这就为治疗原发性癌症、复发性和转移性癌症建立了潜在的临床转化路线图。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7月11日的Science T

2018-07-15

先天淋巴细胞最新研究进展(第2季)

2018年6月30日/生物谷BIOON/---先天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s, ILC),也被称作固有免疫细胞,是一类不同于T细胞和B细胞的淋巴细胞亚群,位于肠道粘膜表面中,增强免疫反应,维持粘膜完整性和促进淋巴器官形成。它们缺乏克隆性的抗原受体,在分化过程中也没有经历Rag基因的重排过程。在感染之后的数小时之内,ILC就能够活化产生保护性的效应。根据细胞因子表达谱的不同

2018-06-30

先天淋巴细胞最新研究进展(第1季)

2018年6月30日/生物谷BIOON/---先天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s, ILC),也被称作固有免疫细胞,是一类不同于T细胞和B细胞的淋巴细胞亚群,位于肠道粘膜表面中,增强免疫反应,维持粘膜完整性和促进淋巴器官形成。它们缺乏克隆性的抗原受体,在分化过程中也没有经历Rag基因的重排过程。在感染之后的数小时之内,ILC就能够活化产生保护性的效应。根据细胞因子表达谱的不同

2018-06-30

艾伯维/强生Imbruvica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III期临床失败

  艾伯维(AbbVie)与合作伙伴强生(JNJ)近日宣布更新靶向抗癌药Imbruvica(ibrutinib,依鲁替尼)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一项III期临床研究DBL3001。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评估了838例新确诊的(初治)DLBCL患者,重点是非生发中心B细胞(GCB)或活化B细胞(ABC)亚型的DLBCL,这类亚型通常预后较差,存

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