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FDA批准Foundation的泛肿瘤液体活检产品获批上市

 8月26日,Foundation Medicine宣布美国FDA批准了其泛肿瘤液体活检产品FoundationOne Liquid CDx。该产品是一种基于下一代测序(NGS)的定性体外诊断(IVD)测试,利用晚期癌症患者的外周全血中分离的循环游离DNA(cfDNA)分析324个基因,可报告311个基因的短变异,包括BRCA1/2的重排和拷贝数丢

2020-08-27

FDA批准首款使用NGS技术的液体活检

Guardant Health公司8日宣布,美国FDA批准该公司开发的液体活检Guardant 360 CDx用于对所有实体瘤类型的综合基因组分析。同时,FDA批准Guardant 360 CDx作为伴随检测,在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确定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特定类型突变的患者。这是首个FDA批准将NGS和液体活检技术结合在一

2020-08-09

Cell:液体样品检测可用于癌症的诊断

由于在早期发现癌症时更容易成功得到治疗,因此癌症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开发新的方法,以便在肿瘤开始扩散之前及早发现它们。其中一类方法是液体活检,这些测试旨在通过​​检测血液样本中的生物标志物来发现和诊断。

2020-08-15

液体肥皂和固体肥皂在预防COVID-19感染和传播上有何差异?

2020年7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戴口罩目前已经在人群中产生了一定的分歧,但人们可能会认为洗手是一件几乎每个人都会同意的事情,毕竟,洗手是预防传染病传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但很多千禧一代(Millennials)人群(来自西方的概念,即大约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的青年人,与中国本土的80后、90后在代际概念上很相似)声称他们洗过手的肥

2020-07-29

基准医疗携新一代甲基化液体活检测序技术

在6月22日开始的2020美国癌症研究协会 (AACR) 年会上,基准医疗展示了新一代甲基化液体活检测序技术AURORA在多癌种早筛中的研究成果: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100 Screening Test for Six Major Cancer Types。针对占中国每年新发癌症人数65.2%,癌症死亡人数72.4%

2020-06-27

基于ctDNA的液体活检技术在癌症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2020年6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ancer上题为“Circulating tumor DNA and liquid biopsy in oncology”的综述报告中,来自多伦多大学的科学家们深入分析了循环肿瘤DNA和肿瘤液体活检的研究进展;如今利用分析循环肿瘤DNA(ctDNA)来检测及监测癌症的

2020-06-29

霍尼韦尔推出Aclar® Edge™创新型口服液体制剂瓶和无菌注射剂瓶 ——生物谷专访霍尼韦尔Aclar® Edge™项目的负责人

2020年7月2日,霍尼韦尔近日推出创新医药包装解决方案Aclar®Edge™(阿克拉®Edge™),用于人类健康口服液体制剂和动物健康无菌注射剂。Aclar Edge口服液体制剂瓶和注射剂瓶均采用霍尼韦尔新型多层共挤吹塑专利技术,可确保大部分液体剂型的保质期和功效,同时显着提升用户操作处理和给药过程的安全性。

2020-07-28

《自然》带来液体活检技术新突破

 在顶尖学术期刊《自然》26日上线的一批论文中,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携人工智能为液体活检领域带来一项重要进展。他们开发出一种机器学习模型,通过分析血液中的DNA突变,可以鉴别出早期肺癌患者。肺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每年,它会带走将近200万条生命。尽管肺癌的诊治技术在不断提高,但很多患者在查出肺癌时已到中晚期,遗憾地错过了根治的

2020-03-26

Nature展望:液体活检诊断肿瘤的现状与未来!

2020年3月25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过去的十年中,液体活检--利用血液等液体中循环的生物标志物来分析肿瘤--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以这种微创和可重复的方式检测和表征肿瘤的能力可能具有相当大的临床意义,而且在开发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设备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但这项技术还不是临床肿瘤学家武器库中的标准工具。

2020-03-26

首例新冠危重症患者全肺活检病理报告:提示肺部病变起源部位

 新冠肺炎病理目前仍有待深入研究。除华中科技大学刘良等人实施的遗体解剖之外,部分科研团队也在从组织活检渠道获取病理分析。中科院院士、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教授率领的团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肖书渊主任医师团队此前也均发布相关病理发现。当地时间3月2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

20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