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前行CT模拟定位可能有助于改善肺癌预后
《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5月2日在线发表的一项观察性研究表明,放疗前行CT模拟定位可以延长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期。
Biomicrofluidics: 产生模拟细胞膜脂质球的新设备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Abraham Lee说,"为在合成生物学上打开了一条新大门,一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微流体装置,这种装置产生一系列微小脂质球,这些微小脂质球在许多方面类似于一个细胞的外膜。细胞实质上是由磷脂膜封闭的小的、复杂生物反应器"。 "有效地生产具脂质膜的小囊泡是基本生物学研究的一种宝贵的工具,这些脂质膜模仿了天然细胞的,同时也是希望生产人造细胞的重要的第一步"。
eLife: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揭示病毒扩散的机制
2013年6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eLif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布兰迪斯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复杂的计算机模型和图形处理单元来揭示病毒结构与其外壳之间基因组数据的复杂关联。研究者Jason Perlmutter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此项研究来帮助改变病毒的装配从而使得病毒不能进行复制。
Neurosci Biobehav R:脑成像和数学模拟预测自闭症大脑活动
新的脑成像和计算机模拟预测自闭症大脑活性和行为 目前,来自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s Marcel研究部分解释了自闭症的奥秘,为科学家开发自闭症的干预和疗法提供了明确的目标。 自闭症一直是科学之谜,主要是由于其症状多样化和症状之间看似没有联系的相关性。
PNAS:小鼠模型不能很好模拟人类炎症疾病
数十年以来,在进行人体试验之前,实验小鼠模型一直被用于确认和测试候选药物,但是一项研究发现这些模型不能准确地代表人类对炎症疾病的响应。 Junhee Seok及其同事研究了创伤、烧伤和来自例如大肠杆菌等细菌的毒素是如何影响病人的遗传应答的。这组作者将观察到的模式与在小鼠模型中观察到的模式进行了比较。他们确定了来自这些小鼠模型的模式与人类响应模式匹配得不好,以至于这些结果看上去像是随机的。
:首次人工合成出模拟钾离子通道的纳米管
来自中国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学的研究人员构建出一种实际上发挥着纳米筛(nanoscale sieve)作用的人工合成纳米管,它对哪些物质能够穿过非常敏感,而且能够发挥着与几乎所有活细胞中的关键性组分钾离子通道同样的作用。这也是第一种管径均匀的自组装而成的疏水性人工合成纳米管,它的大小大约8.8埃(一亿分之一厘米)。
: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揭示分子四维结构
利用计算机模拟(computer simulation)方法来揭示体内最小的构建单元(building block)的行为正在帮助科学家们确定分子在人类疾病中所起的作用。 在最近的一系列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生物医学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分子运动和分子相互作用在人体如何患上疾病、检测疾病和对疾病如何作出反应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iPSC可在相关人类细胞类型中模拟人类疾病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超乎预想的可能性在培养皿中模拟人类疾病。将来自患者的体细胞重编程至胚胎干细胞样状态,随后再分化为疾病相关的细胞类型,生成的人类组织携带着可引起或促进疾病形成的遗传变异,由此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人类疾病组织资源。
英高校新研究:模拟光合作用制造氢能源
英国多所知名高校日前启动了一项新研究计划,通过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将太阳光转化为可利用的氢能源。 该项目首席研究员、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科学家茹莱亚·比特表示,研究人员将利用合成生物技术,把微型太阳能板与微生物绑定,建立起人工模拟的光合系统,从而将吸收的太阳光转化为氢和氧。 比特说:“人工光合系统将能捕获太阳光,制造生产出‘无碳’新能源——氢,这一能源可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和发电等领域。
Cell Stem Cell:科学家用iPS细胞模拟阿尔兹海默氏病
2013年2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日本长崎大学和iPS细胞研究应用中心科学家成功使用家族型和散发性病人诱导的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模拟了阿尔兹海默式病(AD),并显示不同药物对AD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胞内Aβ寡聚体影响。相关报道发表在近期Cell Stem Cell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