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B轮融资1.72亿美元,推进best-in-class记忆NK细胞平台
下一代现货型细胞疗法已经彻底进入生物制药领域,有望降低制造成本,并可能挑战主要的检查点抑制剂。近期,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Wugen宣布完成1.72亿美元B轮超额认购融资,由Abingworth 和Tybourne Capital Management共同领投,大量新老投资者跟投。融资收益将用于支持Wugen的best-in-class记忆NK细胞平台的进一步
Front in Genet:DNA标记或能促进基于血液的检测手段 从而有效评估癌症疗法的预后
2021年7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检测组织活检中的细胞改变一直是癌症诊断的基础,然而,组织活检具有侵入性,且由于取样位置、取样频率的限制和对组织异质性的代表性差,常常会受到不准确的限制。20世纪40年代末,研究人员在机体血液中发现了无细胞的DNA(cfDNA),近些年来基因组学和计算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Frontie
Science:揭示视网膜波通过模拟未来视流实现视觉运动检测
2021年7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小鼠视觉系统的基本回路特征在视觉开始之前就出现了,使小鼠能够在睁眼时立即感知物体和探测视觉运动。小鼠的视觉系统如何在没有结构化的外部感觉输入的情况下,在睁眼时实现自我组织,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在没有感觉驱动的情况下,发育中的视网膜会以传播波的形式产生自发活动。过去的研究工作已表明,自发的视网膜波提供了相关的活动,
Communications Biology:研究人员开发出基于液滴微流控的链霉菌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
链霉菌是重要的工业微生物,可以生产蛋白、小分子药物等高附加值产品。工业生产中,常用随机诱变手段产生大量的链霉菌突变库,但缺乏与之相适配的高通量筛选手段用以获得目标突变株。已报道的基于流式细胞分选的方法只能对链霉菌的原生质体或孢子进行筛选,由于抗生素等次级代谢产物多产生于菌丝发酵的平台期,因而原生质体或孢子均无法代表链霉菌的真实发酵状态
通过尿液或血液竟然能够检测胶质瘤?
2021年7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神经胶质瘤简称胶质瘤,也称为胶质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约占所有颅内原发肿瘤的一半,其预后差生存期短,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胶质瘤诊断一直依赖于神经影像学检查,但最近,英国剑桥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证实,通过尿液或血液检测就能够准确鉴别不同类型的脑肿瘤,包括胶质瘤。
Chemical Science:smFRET检测GPCR调控下游蛋白arrestin的构象分布研究中获进展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目前已知的人类基因组中最大的膜蛋白家族,约30%的临床处方药的直接靶点是GPCR,负责80%左右的跨膜信号转导,参与调控人体中多数病理与生理过程。GPCR主要通过G蛋白及arrestin将细胞外的刺激转变为细胞内信号。近年来,结构生物学研究方法的进步为研究GPCR及其下游蛋白arrestin和G蛋白的功能奠
Science子刊:新型高通量无细胞无病毒定量中和测试方法可检测患者对SARS-CoV-2的免疫力,灵敏度高达96.7%
2021年7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洛桑大学医院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高通量无细胞无病毒定量中和测试方法(high-throughput cell- and virus-free quantitative neutralization assay),其灵敏度足以测量血液中存在的SARS-CoV-2中和
世卫组织发布宫颈癌筛查新指南首推HPV-DNA检测
宫颈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但全球每年仍有大量女性死于宫颈癌。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人类生殖特别规划处6日共同发布了一份新指南,以帮助各国更好地开展宫颈癌筛查和治疗,其中推荐HPV-DNA(人乳头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测作为宫颈癌筛查的首选筛查方法。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全球有宫颈癌新发病例超过50万例,约34万名女性死于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被认为
方润医疗植入物产品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打造国内首家运医完整产品线平台企业
6月23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显示,方润医疗器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不可吸收带线锚钉”已在中国获批,这意味着“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坚持自主创新为发展战略”的方润医疗正式成为国内第一家在运动医学领域有完整产品线布局的公司---既有手术必备的高技术壁垒的等离子系统,同时又有高值耗材的植入物系列产品,形成了国内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在运医领域与传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