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发现》(Cancer Discovery)发表杨镇滔、王燕等人文章揭示免疫检查点蛋白 PD-L1 调控新机制,提供黑色素瘤靶向治疗联合用药潜在新靶点
发现了 PD-L1 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全新调控机制,并提出针对该机制的联合用药治疗新方法。
Nat Immunol:首次揭示免疫检查点LAG3调节T细胞功能机制,为开发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的新型LAG3抑制剂奠定基础
这项新的研究可能为针对自身免疫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新疗法提供参考。
JAMA Cardiology:科学家研发出基于人工智能的左心室肥厚检查方法
左心室肥厚是一种较常见的心血管系统心肌改变,左心室肥厚可以是对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的自然反应,也可能会是对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病理反应,不过更可能由增加心脏后负荷或心肌疾病引起的。目前常规的心脏检查方式存在对心肌肥厚的认识不足、测量误差以及难以区分病因(如肥厚性心肌病、心脏淀粉样变性等)等缺点,因此早期发现并且明确左心室肥厚病因显得尤为重要。近日,来自美国洛杉
Cancer Discov:抑制细胞内检查点PTP1B可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墨尔本大学和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免疫检查点:酪氨酸磷酸酶PTP1B,可能被用于癌症治疗。它们表明,通过抑制T细胞中的PTP1B,可以调动身体对癌症的免疫反应,从而有助于抑制肿瘤生长。
Nature系列综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慢性免疫毒性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成为癌症治疗的核心支柱,在经济发达国家,几乎一半的转移性癌症患者有资格接受ICIs治疗。截止2021年12月,有八种批准的药物用于17种不同的恶性肿瘤,这些药物在多种(新)辅助治疗和维持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ICIs也经常用于联合方案,包括涉及其他类别ICIs、化疗、细胞治疗和/或靶向治疗的方案。这样,持
Cell子刊:孙联康等发现肝星状细胞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PD-L1
肝内胆管癌是肝脏中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与肝癌。肝内胆管癌的发生和进展不仅与肿瘤细胞自身的基因突变和基因表达调控有关,还受到肿瘤微环境的调节。肝脏肿瘤微环境成分包括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细胞、细胞外基质等组成。在健康肝脏组织中,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处于静息状态,胞质内储存大量富含维
Nat Commun:将p53 mRNA纳米疗法与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相结合或能重编程免疫微环境 从而有效治疗肝癌
来自麻省总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mRNA纳米颗粒对肝癌中的肿瘤微环境实现了重编程,这种类似于在COVID-19疫苗中使用的技术或能帮助恢复p53主要调节基因的功能,p53是一种在肝癌和其它多种类型癌症中发生突变的肿瘤抑制子;当与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疗法结合时,p53 mRNA纳米颗粒方法不仅能诱导对肿瘤生长的抑制,还能明显增加实验室肝细胞癌模型中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JIC:新型种系生物标志物特征或能帮助预测患者接受抗PD1/PDL1检查点疗法所产生的副作用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新型的种系生物标志物特征,其或能成功预测哪些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而这些副作用往往发生在高达十分之三的接受抗PD-1/PDL1疗法的患者中,这种疗法是一种治疗癌症的新型疗法。
近300万肠镜检查数据分析:结直肠癌筛查起始年龄应提前到45岁
结直肠癌(大肠癌,CRC)是对初始在结肠或直肠部位的组织发展形成的癌症统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是仅次于乳腺癌和肺癌的第三大常见癌症,患者占比高达9.4%,其中中国结直肠癌患者占全球31%。结直肠癌曾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老年疾病,即发病风险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然而,约10%的新发病例年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