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ECCR:北京医院团队发现,肠癌常用化疗药沙利铂竟会加速肠癌肝转移!

不难看出,奥沙利铂对T细胞的毒害,是它加速肝转移发生发展的关键,而向肠癌肝转移小鼠体内注射补充T细胞后,奥沙利铂的不利影响就被部分逆转了。

2023-09-18

《癌症通讯》:曹雪涛/王春/徐瑞华课题组合作,发现影响胃癌免疫治疗的关键位点!

研究者们在论文中表示,本次研究初步提示了MFSD2A作为胃癌免疫治疗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以及增敏免疫治疗靶点的价值,但后续仍需进一步分析MFSD2A更适合单独使用还是联合应用

2023-08-11

Cell Discov | 厦门大学袁权/夏宁邵/张雅丽等发现密克戎变异株中进化的刺突突变有助于逃避突破性感染获得的抗体

SARS-CoV-2不可避免地向更强大的繁殖方向发展。在群体免疫时代,允许SARS-CoV-2绕过疫苗接种或感染获得的免疫力的突变可能对改善病毒传播适应性至关重要。然而,逃避突变是如何驱动进化的还有待

2023-08-25

胡斯大学新发现颠覆以往认知:抗原只需结合一个受体就能激活B细胞!

这项发现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免疫学领域,对于一般细胞生物学而言,这项研究也为人们了解细胞表面受体如何将信号发送到细胞内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3-05-08

HER2 ADC:下一个“西达基仑赛”诞生地?

中国创新药不应“偏安一隅”,也不能一直采取PD-1式的适应症差异道路来谋求监管批准,实现出海走完了西达基奥仑赛前半程的HER2 ADC,挑战“泊马度胺和达雷妥尤单抗”的下半程等你来演绎……

2023-04-26

北大生科院新任院长陈雪最新论文:揭示miRNA-SPL9在热形态发生中的关键作用

该研究揭示了一个以前未被描述的基因回路——miR156-SPL9,它使植物的生长具有可塑性,以响应环境温度和光照变化。

2023-03-27

陈雪院士回国加盟北大,出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陈雪梅主要研究内容为microRNA和花器官发育,包括利用microRNA分析植物发育机制,以拟南芥为模型研究干细胞调控机制,是最先从植物体中分离出microRNAs的研究团队之一。

2023-03-01

青莲百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首轮融资,加速一站式蛋白质组学平台建设

近日,专注于创新性蛋白质组学检测的北京青莲百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莲百奥”)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首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德联资本独家投资,探针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2023-03-30

EMBO Molecular Medicine:研发克服拉帕尼耐药的新一代PARP抑制剂噻哌瑞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张翱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缪泽鸿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郎靖瑜课题组通力合作,通过PARP1酶活性抑制和PARP1-DNA结合能力变化的联合筛选模式

2023-02-27

科学家揭示了吉非替尼/希替尼(GR/OR)的获得性耐药新机制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癌症组织学类型,约占癌症患者的85%。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作为NSCLC中的重要致癌驱动因素,为晚期疾病患者的生物标志物导向治疗模型拉开了帷幕。

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