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利用DNA打字机读取细胞内的信息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华盛顿大学遗传学者Jay Shendure和他的团队利用他们开发出的一种新的细胞内记录系统来编码文本,对它进行测试。

2022-07-21

华大智造重磅发布DNBelab-D4数字化样本制备系统

创新是华大智造不断发展前进的底色,针对病原领域发展中目前的困难和瓶颈,华大智造数字化样本制备系统——DNBelab-D4,将开启建库新篇章,重新“D”义病原检测,赋能感染性疾病诊断!

2022-07-25

Science:发现神经胶质状细胞控制着大脑中的信息流动

这一发现为开发针对神经精神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其特点是大脑中的信息流动协调受损)的新治疗方案奠定了基础。

2022-07-18

重磅发布 | 重新“D”义病原检测——华大智造DNBelab-D4数字化样本制备系统新品发布会

7月22日10:30-11:00,华大智造特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卢昕博士,在主会场带来“测序提速——加快序列测定和病原序列识别”精彩报告,期待您的关注!

2022-07-20

NBT:新方法通过分子线索全面揭示出历史饮食信息

这个新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人类、动物和环境样本中的多种化学物质的来源。

2022-07-14

中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大样本研究发现,每天日照1.5小时,患痴呆风险最低

做人还不能太贪,晒少、晒多都不合适,每天最佳户外光照时长为1.5小时(夏天2小时,冬天1小时)。每减少0.5小时,就痴呆风险增加28.7%相关;每增加0.5小时,也与痴呆风险增加7.0%相关。

2022-07-11

Epigenet & Chrom:在癌症样本中识别出13个特殊基因或与癌细胞的表观遗传学改变有关

来自挪威分子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调查19种癌症类型识别出了调节异常DNA甲基化的潜在分子参与者,DNA甲基化是一种与基因表达调节相关的DNA修饰过程。

2022-06-21

《自然》子刊:迄今最大规模人脑样本研究发布,解开双相患者情绪极端波动之谜

这是第一次深入研究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大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这些基因中相关的转录变化导致BD风险的机制,将促进我们对BD病因的理解和BD的早期诊断

2022-06-15

因为人类大脑更擅长协同信息处理

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大脑发生了扩张,而这种扩张主要用于增强大脑的协同信息处理能力。由此推测,更大的协同优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人类卓越的认知能力!

2022-06-08

Nature:鲍哲南开发实时监测大脑和肠道信息交流的“神经弦”

人体内的软组织和器官是高度活跃的生化系统。其中,化学信使神经递质负责精确控制各种生物过程。

2022-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