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通过分析全球60个城市的近5000份样本,发现大约1.2万种之前从未发现的细菌和病毒
2021年5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国际MetaSUB联盟(International MetaSUB Consortium)一项由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追踪微生物的全球努力。根据国际MetaSUB联盟的一项新的研究,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从世界各地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医院的取样中收集的大约12000种细菌和病毒以前从未被鉴定过。相关
研究揭示感觉信息处理的等级决定远距离输入对皮层中间神经元的支配特性
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题为《感觉信息处理的等级体现于远距离输入对皮层中间神经元的支配平衡中》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徐敏课题组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张思宇课题组合作完成。该研究首次对视觉选择性注意各相关皮
国家最新发布:骨科高值耗材信息采集开始
4月1日,国家组织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发布《关于开展部分骨科类高值医用耗材产品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上述通知显示,在前期采集医疗机构采购数据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了解骨科类高值医用耗材市场状况,计划分批开展骨科类高值医用耗材产品信息采集工作。首批开展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类高值医用耗材产品信息采集。对于企业范围,取得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类高值医用耗材产品合法资
Genome Biology:科学家揭晓通路信息大数据的秘密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通路图(pathway diagrams)被发表出来,而这些通路图由于是静态图形导致无法进行计算查询和分析。
科学家利用纳米孔测序同时获取染色质可及性和甲基化信息
近年来随着DNA测序技术的蓬勃发展,蛋白质结合位点的高通量鉴定、染色质可及性及甲基化状态分析等检测技术不断涌现,其中很多技术(如DNase-seq和ATAC-seq等)依赖于开放性染色质对转座酶等的敏感性。在这些新技术中,全基因组核小体定位及DNA甲基化组测序技术(NOMe-seq)能够利用外源性M. CviPI GpC甲基转移酶标记基因组可及性
Nature子刊:揭示“颜值”背后的遗传信息
常言道,感情总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颜值,也就是人的面部形态,这是一种由遗传、细胞和环境因素的协调而产生的高度多态的典型复杂结构。不过,早期发育过程中胎儿的面部结构往往会融合在一起,那么,后来的发育过程中我们的面部是如何形成,形态结构又是如何随进化而发生改变的呢?近日,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Genetic
原能生物新品推荐:P20自动化深低温生物样本存储系统
P20,是原能生物自主研发的智能化、全冷链、轻便型的深低温生物样本存储设备(-196℃)。它体积轻巧,可人机协作,实现自动化存取,兼容多种样本规格及存储模式,是传统手工存储模式向自动化存储转型的可靠选择。P20P20自动化深低温生物样本存储设备,是一款工作舱与存储单元一体化设计的深低温存储设备,可提供气相液氮存储环境。 P20自动化深低温生物样本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