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发现评估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疗效的血液标志物!
本研究发现了血浆pTau217和GFAP水平在Donanemab治疗显著降低,且与PET成像中显示出的大脑AD病理变化相一致。在今后的临床试验中,或可考虑将两者作为监测药物治疗效果的指标。
《自然·衰老》:阿尔茨海默病谱系脑脊液蛋白质组图谱发布,为AD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标志物!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为痴呆患者的主要病因(60-80%)。其他常见的痴呆类型还包括路易体痴呆(DLB)和额颞叶痴呆(FTD),其症状和病理往往与AD患者相似,因此极易误诊[1
细胞间代谢物交换竟可延长彼此的寿命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柏林夏里特医学院、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和剑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酵母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当细胞与其他细胞交换代谢产物时,它们的寿命更长。
科研人员揭示养殖活动驱动池塘小水体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池塘沉积物是池塘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稳定池塘水质和维持水生动植物健康具有决定性影响。养殖池塘有机质主要来自于粪便、残饵、死亡的生物和微生物絮团等,随着养殖年限和养殖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分子精神病学》:科学家发现产后抑郁的潜在血液标志物!
这项研究证明PPD患者的细胞外RNA通信被广泛改变,EV mRNA的改变富集在与自噬过程相关的基因中,主要涉及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与自噬相关的EV mRNA通信中断可能是PPD的潜在病理。
环氧水解酶计算设计合成手性杂环化合物方面取得进展
手性杂环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合成化学、天然产物、医药、农药与材料等领域,其中手性氮/氧杂环化合物是许多生物及生理活性分子的核心结构单元。
Cell:我国科学家领衔解析出人类MCM2-7复合物的三维结构,有望开发出更安全的抗癌药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我国科学家领衔揭示了人类MCM2-7复合物调节复制起始的新机制。这一发现有助于开发一种新的有效的抗癌策略,有可能选择性地杀死癌细胞。
PNAS:新型口服化合物或有望预防并治疗骨质疏松症
来自麻省总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有潜力的化合物,其或能影响甲状旁腺素信号通路的组分,当给予小鼠口服时,还会增加机体的骨质量。
植源抗真菌活性先导化合物的研究获进展
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是常见真菌,能够侵染农副产品、中药材和加工食品等物品。黄曲霉能够产生强毒性的次级代谢物——黄曲霉毒素。
Redox Biology:髓过氧物酶的治疗抑制稳定原有的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现在普遍认为炎症可以调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生物学特性,并有助于斑块的不稳定。促炎酶髓过氧化物酶(MPO)产生高活性的次氯酸盐,有助于针对吞噬的病原体的天然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