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克隆首个玉米单向杂交不亲和基因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悉,该所陈化榜研究组与周奕华研究组及薛勇彪研究组合作,在玉米单向杂交不和基因研究领域取得突破,首次克隆了控制玉米单向杂交不亲和现象的基因ZmGa1P,并对其不亲和机理进行了探究。该成果于2018年9月10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在线发表。亲和性是物种进化和形成的生物学基础,决定和平衡着地球上植物种群的多样性
武大朱仁山团队破解杂交水稻制种成本难题
2018年9月3日,由武汉大学朱仁山教授团队历时十余年研发的杂交水稻父、母本同期机械直播制种技术,顺利通过现场验收和成果鉴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领衔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有效破解了杂交水稻制种成本日益高涨的难题,对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据介绍,传统杂交水稻制种一直采用人工育苗插秧技术,即先插父本,再插母本,然后通过人工移栽到制种大田。这样的组合制种方式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
科学家绘制基因图谱揭秘大象“杂交史”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最新的研究报告说,通过绘制大象基因组图谱,他们发现大象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复杂,曾存在广泛的种间杂交。这项研究由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典等国的研究人员联合展开,他们对现存和已灭绝的象类的14个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其中已灭绝的有美洲乳齿象、古棱齿象、哥伦比亚猛犸象和真猛犸象,现存的有亚洲象、非洲森林象和非洲草原象。这项26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研究显示,古棱齿象混
应用RNAscope®原位杂交技术分析肺癌中lncRNAs的细胞和亚细胞定位
——原文来自ACD官微授权亮点免疫组化(IHC)等传统组织蛋白原位检测方法不适用于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的可视化,但RNAscope® RNA原位杂交技术可以在完整的形态背景下检测单细胞水平lncRNA表达。下述研究利用RNAscope®技术检测了肿瘤组织中几个lncRNAs并分析了该其与基质细胞的关系。这项研究表明,RNAscope®检测技术可:· 原位检测肺
总局关于过敏原类、流式细胞仪配套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类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属性及类别调整的通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44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厅字〔2017〕42号),进一步做好体外诊断试剂分类管理工作,科学、合理确定和划分部分体外诊断试剂属性和类别,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医疗器
New Phytologist:猕猴桃网状进化与杂交物种形成机制研究获进展
猕猴桃是原产我国的重要经济果树植物。除了现代农业生产中广泛驯化育种利用的中华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 var. chinensis)和美味猕猴桃(A. chinensis var. deliciosa)两个类群外,猕猴桃属植物还包括其他50多个物种共计约76个分类单元。该属植物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拥有极高的物种形态多样性和相关于不同生态气候环境的适
小麦远缘杂交及着丝粒结构功能研究获进展
小麦与黑麦的杂交工作始于19世纪70年代,英国A. S. Wilson以小麦为母本、黑麦为父本进行属间杂交获得真正的属间杂种,杂种高度不育。1888年,德国育种家W. Rimpau在普通小麦与黑麦的杂种不育株的一个穗子上得
全国人大代表赵治海:扩大杂交谷子种植面积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 有"杂交谷子之父"之称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所长赵治海提出将谷子列入主粮、扩大杂交谷子种植面积的建议。赵治海介绍,谷子是我国传统作物,历史上我国种植面积
PLoS ONE:癌细胞可以与白细胞融合成具有转移和增殖能力的杂交细胞?
一项由耶鲁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研究发现黑素瘤细胞和白细胞融合形成了具有转移能力的杂交细胞。这项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黑素瘤及其他肿瘤如何从实体瘤转移,并为治疗癌症转移提供了一些新线索,这项研究于最近发表在《PLOS ONE》上。
OGT拓展Cytocell肉瘤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组合
英格兰牛津2016年12月15日电 /美通社/ -- 新增三款肉瘤探针,成为市场上最大的探针组合 分子遗传学公司Oxford Gene Technology(牛津基因技术公司,简称OGT)已拓展其用于病理学的Cytocell Aquarius®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