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孤儿药引导医药研发新潮流

还记得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赛,此活动由美国发起,目的在于让人们了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唤起全世界对“渐冻人”的关注,同时募款治病。其实这只是罕见病中的一种,罕见病种类繁多,大多为遗传类疾病,发病率较低,治疗手段落后,研究罕见病的医药企业研发热情不高。可近几年孤儿药的发展有了明显改变。孤儿药近几年的发展趋势迅猛,引起医药界的广泛关注,以美国FDA和欧盟EMA 2010-2016年批准授权的孤儿药的数

2018-01-12

新研究:CAR的分子设计会对T细胞的增殖和持久性有影响

CAR-T疗法在治疗B细胞血癌方面已经显示出卓越的疗效和潜力,但是在治疗实体瘤方面,CAR-T疗法的效果还非常有限。对于血癌患者来说,由于输入的CAR-T细胞数目有限,这些细胞在体内扩增的幅度和CAR-T细胞的持久性是决定患者症状能否获得持久缓解的关键因素。可以预见,在治疗实体瘤患者时这两个因素同样至关重要。决定CAR-T细胞持久性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患者的预处理情况,细胞体外培养时的培养条件,T

2018-01-17

新型可穿戴机器人问世,人工肌肉指日可待!

2018年1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科学家们距离人工肌肉又更进一步了!尽管器械矫形学由来已久,但是迄今为止用于补充肌肉力量的矫形工具却鲜有创新。目前,一个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可穿戴机器人,可在人步行时支撑髋关节。这个研究团队由日本信州大学纺织科学与技术教授Minoru Hashimoto领导,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上。

2018-01-11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微型机器人 或能刺激机体组织再生

2018年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可植入能够进行编程的医疗机器人,其能够通过应用牵引力来刺激发育不良的组织进行组织生长,从而逐渐延长管状器官,同时并不会影响器官的功能或诱发患者出现一些明显不适,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 Robotics上。这种机器人系统能够在大型动物机体中诱导细胞增殖并且延长食道部分(可达75%)

2018-01-13

食药监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的通告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厅字〔2017〕42号),加强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工作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注册审查质量,鼓励医疗器械研发创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见附件),现予发布。特此通告。附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附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是

2018-01-09

软式内镜操控机器人进行临床试验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联合开发的软式内镜操控机器人开展了人体临床试验,在消化内镜介入领域内属国际首例。胃肠道疾病患者对内镜诊断和治疗有着巨大需求,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创新医疗器械,对软式内镜的标准化操作,提高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依托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自动化所腔道手术机器人课题组刘浩团队完成了软式内镜操控机

2018-01-07

胶囊机器人敲开智慧医疗大门

 喝一口水,吞下一颗胶囊大小的胃镜机器人,即可无痛、无创、无麻醉地完成胃镜检查。受检者无需插管,也不必担心交叉感染,更没有心理恐惧,便可以“享受”这款机器人对胃部的全面检查。这是记者在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上看到的一幕。而这款胃镜机器人,则完全由中国自主创新研发,不仅颠覆了人类对胃镜的认知,也为世界医学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在大会上称赞:“胶囊胃镜整合了大量的高端技术,集成

2018-01-03

301医院刘荣:机器人微创手术将成为外科发展主要方向

 “相信随着手术量的增长、费用效益比的下降,在不久的将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势必成为众多手术的发展趋势。”12月28日,在北京和睦家医院举办的2017世界机器人胰腺手术直播大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肝胆外二科主任,北京和睦家医院肝胆胰腺外科首席专家刘荣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入中国已经十余年,公众对其认知仍存在壁垒。机器人手术具有明显优势与传统手术

2018-01-03

细胞治疗工艺中的质量源于设计

会议推荐:2018(第九届)细胞治疗国际研讨会将活体细胞作为治疗药物进行移植的治疗方法为许多急性病和慢性病提供了新型的治疗选择。然而细胞的生物复杂性却限制了细胞治疗从实验室规模放大到可靠、经济的生产规模。我们在这里提出一种应对以上挑战的解决方法——通过质量源于设计(QbD)的原则来设计细胞的生产工艺。QbD将科学知识与风险评估整合到了生产工艺开发中,并已被生物制药工厂所接受。虽然仍需进一步的技术开

2017-12-15

微纳机器人在多维细胞装配领域应用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Lab on a Chip以后封面形式,刊载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利用机器人化的微纳操控和组装技术在多维细胞装配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工程技术与生命科学的融合已成为引领科技创新前沿的热点方向之一,将细胞排列、组装成特定的构型,对于药物研发、生物传感以及类生命机器人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活体细胞的非结构化和液体的操作环境对机器人技术的感知、驱动和控制提出了诸

2017-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