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列入黑名单将取消医保处方权
近日,记者从广东省人社厅官网获悉,目前该厅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安全监管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下简称《意见》)。据了解,《意见》明确,建立参保单位及个人黑名单、推广人脸识别等技术、在线实时监控社会保障卡在医药机构的使用及其基金交易情况等。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可在11月8日前,登录省人社厅网站在线提出意见或者发电子邮件至gdjjjd@126.com。医保卡买日用品 定点药店
机器人做手术比人更精准更熟练?研究称并非这样
10 月 26 日消息,据外媒 Telegraph 报道,日前,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人类医生在外科手术方面的表现仍然会胜过“机器医生”。相比机器人,人类医生完成手术的时间要更短,失误率也不高。自十年前,英国第一台“机器医生”面世以来,机器人手术的执行案例一直在不断地攀升。无论是在前列腺切除手术、膀胱切除手术、肾切除手术中,还是在肿瘤切除手术中,外科手术机器人一直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按照人们通常
神经科医生称:观看网络色情电影会对儿童的大脑产生影响
2017年10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 “观看网络上的色情电影会对儿童的大脑产生影响”,美国神经外科医生Donald Hilton说道。在最近于罗马召开的,主题是关于儿童在数字世界中面临的性危险的世界级会议上,Hilton医生警告称:需要对网络上的色情电影对年轻大脑的影响进行积极的防治。Hilton医生主要就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解答:Q:观看大量的网络色情电影究竟会对儿童的大脑产
春雨医生获亚太创新医疗大奖 系首个获国际认可的移动医疗APP
吉隆坡2017年10月9日电 /美通社/ -- 9月30日晚,首届“亚太创新医疗大奖”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揭晓,春雨医生凭借在中国移动医疗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和创新成就,成为这一奖项的优胜者,春雨医生也由此成为首个获得国际医疗健康大奖的中国移动医疗企业。春雨医生此次获得的奖项类别为“卓越的颠覆性创新”(Excellence in Disruptive Innovation),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医疗服务的提供
机器人10秒开出肿瘤处方 和医生方案一致
上午10点钟,有着20多年肿瘤临床经验的肿瘤科主任陈锦飞,一边思考,一边把一名乳腺癌患者的病理数据输入给电脑里的助手"沃森",包括治疗史、分期特征、转移位点、危重病情况等。"思考"了不到10秒钟,沃森智能系统就开出了一张详细的西医诊疗方案分析单。南京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 陈锦飞:“阿霉素加环磷酰胺,前面四个周期再加一个紫杉醇,再加一个分子靶向药进行治疗,方案跟我们临床上诊疗提供的方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细胞编程与重编程相关蛋白质机器研究”启动
9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细胞编程与重编程相关蛋白质机器研究”项目实施启动会在广州生物院举行。启动会上,广州生物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段子渊代表项目承担单位致欢迎词,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能多提宝贵意见,帮助项目凝炼科学目标、突出重点,以期取得更大的科研成果。同时,段子渊表示,广州生物院作为项目
卫计委发文:做好贫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9 月 26 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做好贫困人口慢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国 25 个省份和自治区按照《通知》内容关于做好贫困人口慢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这 25 个地区分别是: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
中国医生正扎堆杭州开诊所
放眼全国,目前医改开放尺度最大,对创业医生最具吸引力的城市有哪些?据《看医界》了解,除了医生集团扎堆的深圳,就是“人间天堂”杭州了。杭州凭什么成为创业医生最具吸引力的城市?看看医生们用脚投票的结果就知道了。近日,伯通听了璞迈医疗创始人、原瑞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原百汇医疗(中国)心脏专科医生孙奄光博士的创业演讲。2017年9月,位于钱江新城CBD区域的杭州万象城的璞迈医疗杭州首家诊所
人工智能能够帮助快速诊断疾病 但却无法取代临床医生!
2017年9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未来的一些年里,你可能会第一次与医学人工智能(AI)系统进行互动,能够自动驾驶汽车、家庭语音助手以及自我标签的图片库的相同技术如今在卫生保健领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而首个医学人工智能系统(AI)如今已经开始转向临床应用了。试想一下我们能够同医学人工智能进行互动,而且该技术的益处以及我们所面对的挑战或许都会为我们与非人类的医疗健康工作者的接触互动做
华裔女科学家发明可分拣运输的DNA机器人
一条腿,两只脚,一条胳膊,一只手,身高仅20纳米的DNA机器人正在工作。它每迈一步的距离是6纳米,是人类步长的亿万分之一。别看这一步,DNA机器人需要5分钟来完成。遇到目标“货物”时,DNA机器人的“手”会抓起,将其放至目的地。上述的场景已经变成现实。当地时间9月14日,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助理教授钱璐璐的实验室在《科学》杂志发文,介绍了这一具有分拣功能的DNA机器人,其递送货物的成功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