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人员开发第二代微型化双光子显微

  由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牵头,联合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学系、工学院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等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在Nature Methods在线发表题为“Miniature two-photon microscopy for enlarged field-of-view, multi-plane, and long-ter

2021-01-09

“帕金森病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生物成像荧光探针”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发表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 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性退行性疾病,又称震颤麻痹,多发于老年群体。PD作为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据统计,我国PD患者人数目前近300万,且以每年10万的速度在递增。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患者的数量还在不断攀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经济

2021-01-13

单个生物大分子太赫兹超分辨成像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攻关,在单个生物大分子的太赫兹超分辨光谱成像研究中取得进展。单个生物大分子的太赫兹探测有望揭示传统单分子技术难以提供的生物大分子的物理化学、结构及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等信息,对深入认识和理解生物大分子的作用与功能具有重要意

2020-12-29

科学家研发出新型无标记血管成像双光子显微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郑炜团队、北京大学教授施可彬团队合作,研制出首台短波长(520纳米)激发的双光子显微系统。该系统可用于毛细血管的高分辨率、无标记、无创活体成像,相关成果论文In vivo label-free two-photon excitation autofluorescence microscopy of micr

2020-11-12

香港科大利用双光子显微内镜实现高分辨率深层脑成像

 香港科技大学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实现高分辨率神经突触成像。双光子显微镜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更高的分辨率和功能成像,从而帮助研究人员展开大脑功能和神经活动的研究。然而,双光子方法受到激发光子和发射光子极度衰减的影响,限制了可以分析的组织深度和对大脑皮层的成像。内窥镜检查可能是探测器官深层区域的更好解决方法。据麦姆斯咨询报道,香港科技大学(Hong Ko

2020-11-12

Cell论文详解:新成像方法可同时对单个细胞中5种不同分子进行成像

2020年11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在单个细胞内,成千上万个分子,如蛋白、离子和其他信号分子,共同发挥各种功能---吸收营养物、储存记忆和分化成特定的组织等等。解读这些分子及其所有的相互作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过去的20年里,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荧光报告分子用来读取细胞内单个分子的动态。然而,通常一次只能观察到一两个这样的信号,这是因为显微镜无

2020-11-25

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前沿与生物学应用

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成像可以说是近二十年来新兴的一项革命性技术,此前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只能达到200纳米,被称为阿贝衍射极限,而通常病毒和亚细胞结构的尺寸只有几十到200多纳米。超高分辨显微技术的诞生突破了这个极限,使得显微成像分辨率进入振奋人心的纳米级别时代,对于精细结构的研究得到了强力的技术支持。目前商业化比较常见的超高分辨荧光显微技术主要包括受激发射耗损

2020-11-27

Nat Commun:科学家首次实现对细胞膜进行超高分辨率成像及分析

2020年12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维尔茨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实现了在超分辨率下对细胞膜进行观察;研究者表示,扩张显微镜(Exm,Expansion microscopy)能以远低于200nm的空间分辨率对细胞及其组分进行成像,为此,所研究样品的蛋

2020-12-08

科学家首次实现活细胞RNA标记与无背景成像

 癌细胞中mRNA水平与其编码蛋白质水平之间存在较低相关性,提示癌细胞的翻译调控显着失调,这为癌症的诊疗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杨弋、朱麟勇等教授历经7年合作研究,在荧光RNA及活细胞RNA成像领域获突破性进展。他们原创的系列高性能荧光RNA,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不同种类RNA在动物细胞内的荧光标记与无背景成像。

2020-11-30

科学家利用活体成像,揭示造血干细胞如何在骨髓内移动

 了解肌肉的运动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健身减肥。而了解干细胞的运动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在临床中应用干细胞各种技术。如成年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驻留在“骨髓”中。这也就是为什么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我们通常会说是“骨髓移植”的原因。在实际的骨髓捐献和移植中,骨髓移植不是将骨髓从一个人换到另一个人,而是通过使用注射“动员针”的方法,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