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Microbiol:感细胞或能通过剔除细胞表面的胆固醇来保护自身免于病原体感染

2020年4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当免疫系统检测到危险时,机体中某些对细菌感染非常易感的细胞或会通过重组其表面的胆固醇来保护自身免受伤害;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开发并不使用抗生素的抵御感染的新型疗法。图片来源:

2020-04-18

Circulation:I型糖尿病患者患自体免疫相关心脏衰竭

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一般人群明显要高。更令人费解的是,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已知危险因素并不一致。

2020-04-08

多篇文章聚焦与痴呆症风险直接相关的多种因素!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科学家们发表的多种研究成果,共同解析与痴呆症风险直接相关的多种因素,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ssmgrp.com【1】eLife:高个子男性患痴呆症的风险较低doi:10.7554/eLife.51168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Life上的研究报告中,研究者发现,作为早期生活环境的指标,成年早期个子较高的男性在老年时患痴呆症的风险可能较低。

2020-03-28

Nature点评:儿童和成人一样感新型冠状病毒

2020年3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 /——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性与成人相当,这是迄今为止关于被称为SARS-CoV-2的病毒传播最详细的研究之一,该分析基于中国深圳的数据,部分回答了围绕此次疫情最紧迫的问题之一:儿童在疫情的状况。此前的研究表明,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儿童感染冠状病毒后出现严重症状的可能性要小得多。但尚不清楚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被感染,还

2020-03-06

高个子男性患痴呆症的风险较低!

2020年3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 /--eLife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作为早期生活环境的指标,成年早期个子较高的男性在老年时患痴呆症的风险可能较低。寻找识别痴呆症风险个体的方法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人们采取预防措施或计划未来的护理。这项最初发表在bioRxiv*上的研究表明,年轻人的身高可能是一个需要考虑的潜在风险因素。以前的研究表明,身高可能是痴

2020-03-05

Nat Med:血液检测有助于准确诊断老年痴呆

根据近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领导的一项研究,一种新型的血液检测技术可有助于检测早期的阿尔兹海默症装。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测量了磷酸化的tau 181(pTau181)的血液水平,tau 181是一种脑蛋白,常常聚集于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大脑神经元缠结中。他们发现,与健康的同龄人相比,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人的pTau181高3.5倍。相反,在额颞痴呆患者中(通常

2020-03-03

PNAS:beta-arrestin促进痴呆症的分子机制

近日,南佛罗里达健康大学(USF Health)莫萨尼学院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蛋白质β-arrestin-2通过干扰大脑中tau的清除,增加了神经毒性tau缠结的积累,这是导致多种形式的痴呆的原因。

2020-02-19

Neurology:反式脂肪酸会增加痴呆风险

2020年2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富含反式脂肪的饮食可能会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大多数反式脂肪在美国被禁止。但是,反式脂肪含量不足半克的食物可以被标为不含反式脂肪,所以有些食物仍然含有反式脂肪。图片来源:https://cn.bing.com这项新的研究包括了1600多名没有痴呆症的日本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70岁,平均随访10

2020-02-12

Nat Commun: 脑血流传感器的发现可能有助于高血压和痴呆的治疗

2020年2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伦敦大学学院(UCL)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了大脑监控自身血液供应的机制,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找到治疗高血压和痴呆等人类疾病的新方法。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怀疑大脑有一种独立于全身血压控制系统之外的监测和调节自身血液流动的方法,但直到现在还没有人证明这一点。图片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

2020-02-16

Nat Med: 基因变异可能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

2020年2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麻省总医院(MGH)的研究人员与安蒂奥基亚大学(University of Antioquia)的Schepens眼科研究所合作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提供了关于为什么有些人可能比其他人更能抵抗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见解。这些发现可能会导致延缓或预防这种疾病的策略。一些携带已知可导致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基因突变的人直到很老

202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