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揭示维生素B2(核黄素)整合胞内能量和细胞周期调控玉米籽粒发育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图位克隆到一个调控玉米籽粒储藏物质积累和胚发育的重要基因ZmRIBA1,揭示维生素B2通过协同线粒体能量代谢和细胞周期调控玉米胚乳发育的分子机制,为玉米产量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发现硫修饰DNA的新型硫键在碘切反应和SBD蛋白识别中具有特殊意义
PCCP工作阐明了硫结合蛋白SBD利用脯氨酸的非氢键骨架氮的特殊电子结构高效区分正常DNA和硫修饰DNA,提出了“硫键-疏水”协同推拉分子识别机制。
Molecular Psychiatry:我国科学家揭示压力应激导致焦虑与代谢异常的神经机制
本研究揭示了钙离子通道蛋白Cav3.1驱动的VMH神经元簇状放电在控制焦虑样行为和能量消耗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为治疗慢性压力诱导的情绪障碍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Nat Med: 科学家揭示肠道微生物与癌症免疫疗法反应相关性
肠道微生物组已成为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的肿瘤外在预测生物标志物。该项研究结果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组与癌症免疫疗法反应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Nat Commun:在HIV-1治疗后控制者中,短暂的病毒暴露驱动体液免疫反应
极少数的HIV-1感染者被称为“治疗后控制者(post-treatment controller, PTC)”,他们在中断所有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能够控制他们体内的感染。
Nature子刊:利用高通量液滴微流控技术对来自接受ART药物治疗的HIV感染者的HIV前病毒及其宿主整合位点进行测序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是通过将它的基因组整合到受感染的宿主细胞中,进入可逆的潜伏状态,从而逃避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
Immunity:揭示树突细胞是维持和调节免疫治疗反应的关键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维尔茨堡大学和彼得-多尔蒂感染与免疫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杀伤性T细胞与树突细胞在驱动免疫衰竭的过程中如何协作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何发挥作用以恢复免疫功能有了更深的了解。
Molecular Psychiatry:揭示压力应激导致焦虑与代谢异常的神经机制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杨帆课题组在Molecular Psychiatry上发表题为Cav3.1-driven bursting firing in ventromedial hypothalamic neurons exerts dual control of anxiety-like behavior
Nature重磅发现:肥胖不仅直接影响健康,还会耽误身体对治疗的反应
这项研究表明,肥胖会改变患者的免疫系统,从而影响免疫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该研究也指出,将针对TH2炎症的治疗方法与PPAR-γ激活药物(如罗格列酮)相结合,可以治疗患有特应性皮炎的肥胖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