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超速电子帮助放疗杀灭癌细胞

近日,来自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实验物理领域取得了重大发现,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文章中研究人员揭示了放射疗法杀灭癌细胞的机制。

2014-10-27

SFDA批准第一种放疗系统——UNIQUE医疗直线加速器

根据BioSpectrum来自新加坡的消息:日前瓦里安医疗系统公司收到来自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对其向市场推出UNIQUE医疗直线加速器的批准,这是一种采用先进的图像引导放疗技术治疗癌症的单能机。 该多功能UNIQUE系统可以用来提供超强放射治疗(IMRT)和RapidArc治疗,在精确定位肿瘤的同时避开周围的健康组织。

2012-09-17

Lancet Oncol:老年恶性星形细胞瘤 替莫唑胺化疗vs放疗

5月10日,The Lancet Onc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老年恶性星形细胞瘤患者的治疗中,替莫唑胺单药不劣于单纯放疗;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似乎是一种可预测治疗转归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治疗决策。 该研究从2005年5月15日至2009年11月2日纳入了年龄>65岁且卡诺夫斯基体能状态评分(KPS)≥60分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或胶质母细胞瘤患者。

2012-11-18

蔬菜中有效成分能够抑制放疗副作用

2013年10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放射疗法在近些年来已经成为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放疗带来的副作用使得患者承受了巨大痛苦并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放疗的效果。现在来自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一些蔬菜中存在的一些生化成分能够降低放疗的副作用。这种被名为二吲哚甲烷(DIM)能够有效缓解因放疗而造成的红细胞数急剧下降等副作用。

2013-10-16

Nat Genet:关键遗传突变或可帮助预测癌症患者进行放疗引发的副作用风险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西奈山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关键的遗传突变或许会影响癌症病人对放射疗法的反应,研究者表示,在前列腺癌患者中,基因TANC1的突变和放疗诱发的副作用风险增加直接相关,这些副作用包括机体失禁、性无能及腹泻等。

2014-07-11

JAMA:乳腺癌手术后近距离放疗遭质疑

5月2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披露,在罹患浸润性乳腺癌并接受了肿块切除术的老年妇女中,与全乳房照射相比,近距离放射治疗与乳房长期保全可能性下降及并发症可能性的增加有关,但在总体存活率上则没有差别。 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近距离放射疗法是一种用一个植入性放射源来进行放疗的手段,而且它已经被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

2012-11-18

Nat Commun:日研究发现放疗后癌细胞转移机制

4月18日,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小组发布报告说,他们利用小鼠试验,发现了经放射治疗后癌细胞转移的机制,并可通过遏制这类细胞的转移,防止癌症的复发,有望开发出新的癌症疗法。相关论文刊登在英国《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放射治疗是与手术、化疗并列的癌症三大治疗手段之一,这一疗法利用各种不同能量的射线照射肿瘤,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

2012-11-18

JAMA:调强放疗治疗前列腺癌的地位获确认

4月17日,据《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的对3种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放疗方法的比较研究结果,虽然调强放疗(IMRT)比适形放疗(CRT)可导致较多患者出现勃起功能障碍,但仍支持IMRT广泛用于前列腺癌治疗。与IMRT相比,费用最高的最新质子治疗方法会产生较多的胃肠道副作用,且未见疗效优势。

2012-11-18

The Lancet:术后放疗使乳腺癌复发风险减半

科学家说,放射线疗法大大降低接受过乳房肿瘤切除术的乳腺癌患者肿瘤复发的风险。 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术后放疗能使乳腺癌复发的几率减少50%。研究人员在10年期间,对1万多名女性的数据进行了评估。这是同类研究中最为深入的研究之一。研究结果表明,放疗能减少癌症向身体其他部分扩散的可能性,是许多人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医生往往在手术后对病人实施利用高能X光的放射线疗法,杀死没有被切除的癌细胞。

2012-11-18

J Clin Oncol:催眠治疗减少乳腺癌放疗患者疲劳程度

研究证实:认知行为治疗加催眠(CBTH)可以帮助接受放疗的乳腺癌患者减少疲劳程度。

201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