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用于改变花的颜色
2017年9月13日/生物谷BIOON/---最近,科学家们通过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地改变了一种日本花园花卉的颜色,这一突破证明CRISPR技术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这一被改造的花卉叫做日本牵牛花,研究者们仅仅改变其其中一个负责花瓣颜色的基因。然而这一研究却表明CRISPR技术的应用价值远不止于此。如果你还不熟悉CRISPR/CAS9技术,那么简单来说,该技术的原理是实现DN
elife:一类神奇的细胞—它能塑造或改变你的习惯!
2017年9月8日/生物谷BIOON/---一些习惯对于我们来说十分有用,例如饭前自觉洗手,每天走相同的路去上班等等。它们会帮助我们在完成复杂任务的同时节省大脑的容量。然而还有一些习惯,例如每天下班后都要吃饼干等,虽然对身体健康没有好处,但就是很难戒掉。(图片摘自www.pixabay.com)最近,来自杜克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了一类独立的神经元,它可能是调节"习惯"的关键。研究者们发现习惯的不断强
PLoS Genet:生活方式或会影响机体的遗传效应 改变个体患病风险
2017年9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个体患肥胖症的风险不仅会受到其生活方式的影响,还受到了其机体基因的影响,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机体患肥胖症的风险或许并不是固定的,而受到了生活方式的影响。图片来源:vimeo.com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是否不同的生活方式因子会影响机体的遗传效应,比如饮食、吸烟
大脑网络改变造成耳鸣
2017年8月28日/生物谷BIOON/——耳鸣,一种耳朵里嗡嗡作响的慢性疾病。目前对于此疾病的发生机制不是很了解,治疗方法也不够有效。最近,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慢性耳鸣与大脑中某些网络结构的改变有关,而且这种改变让大脑时刻保持注意、休息减少。这项研究能够帮助确认患者确实患有耳鸣,并为将来的治疗提供新希望。目前发表在《NeuroImage: Clinical》杂志上。“耳鸣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Science:肠道菌群随季节改变
对现存为数不多的其中一个狩猎—采集者群体开展的研究表明,生活在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随着季节发生变化。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科学》杂志。来自“人类食物工程”的Jeff Leach及其团队用一年多时间收集了生活在坦桑尼亚的350名哈扎人的粪便样本。“人类食物工程”是一个非营利性机构,旨在研究微生物组在健康中所起的作用。他们发现,哈扎人肠道微生物组的多样性比在西方国家居民肠道中发现的高30%左右
PLoS Biol:神经元激活能够改变周围间质细胞的特性
2017年8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近来自Tübingen大学的研究者们作出的一项研究,神经元在激活时产生的效应能够影响其周围起绝缘作用的保护细胞成熟前的行为。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PLOS biology》杂志上。这一发现表明神经元与周围保护性的非神经元细胞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少突前体细胞(OPC)能够分化形成少突细胞,后者则能够包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轴突,进而
从青年到中年,我们的大脑确实会改变
2017年8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中国科学家发现人类大脑的微结构从成年早期到中期会发生改变,这样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大脑结构准确地判定他的年龄。这个发现十分震撼,因为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认为大脑结构在成年阶段应该是相对稳定,这项研究发表在《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杂志上。随着衰老的发生,大脑会发生变化,已经是科学家公认的事情了。从童年发育成熟和从成熟到衰
可怕,汞能引起基因表达改变
2017年8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即使水中的汞浓度极低也可以随着食物链富集,从藻类到浮游动物到小鱼,再到大鱼,最后被人类食用,食用汞富集的鱼后会引起严重的不可逆的神经失调。虽然目前我们已经知道了重金属对人类的危害,但是对于处于食物链底端的生物有什么危害吗?比如说像藻类这样的初始生产者。日内瓦大学的研究者们使用分子生物学工具第一次解决了此问题,研究者发现即使汞在水中的浓度很低(相比于欧洲
中国科学家阐明新型毒品改变大脑的可塑性机制
2017年8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中国科学家袁逖飞教授团队通过研究发现,新型毒品的滥用会影响大脑可塑性,并损伤皮层的学习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精神病学领域的顶尖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影响因子13.2)上。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在甲基苯丙胺(冰毒)自身给药的大鼠模型上进行了行为学研究与电生理记录,特异性地鉴定了皮层到背外侧纹状体通路的可塑性损伤。他们
面对感染等威胁 人类如何改变病原体又如何改变自己?
我们如何改变感染我们的有机体?人类机体中接纳了非常多的“小旅客”,如今我们的机体中可能含有多种微生物,比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甚至是真菌,那么我们会不会生病呢?或许会?或许不会!部分是因为我们机体中含有一种能够天然抑制微生物入侵者的机体武器和屏障,这些免疫防御机制能够维持我们作为一个宿主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但机体中的微生物常常会逃脱宿主机体细胞的防御。图片来源:www.ahutter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