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Adv:揭秘名为心磷脂的脂质化合物帮助产生细胞能量的分子机制
2021年1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酵母进行研究,揭示了一种名为心磷脂(cardiolipin)的脂肪化合物帮助产生细胞能量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阐明影响人类机体代谢的疾病的发病机制,比如心脏病、糖尿病和巴斯综合症等。心
科学家利用纳米孔测序同时获取染色质可及性和甲基化信息
近年来随着DNA测序技术的蓬勃发展,蛋白质结合位点的高通量鉴定、染色质可及性及甲基化状态分析等检测技术不断涌现,其中很多技术(如DNase-seq和ATAC-seq等)依赖于开放性染色质对转座酶等的敏感性。在这些新技术中,全基因组核小体定位及DNA甲基化组测序技术(NOMe-seq)能够利用外源性M. CviPI GpC甲基转移酶标记基因组可及性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IFN-γ协同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滑膜炎和进行性关节破坏为特点的慢性自身免疫性关节病。目前尽管以单向免疫抑制治疗为策略的慢作用抗风湿类DMARDs、生物类DMARDs和靶向合成DMARDs等治疗方案,在部分RA患者治疗中已获不错的临床疗效,但仍有超过50%以上的患者疾病未能获得缓解。因此,亟待探寻安全有效的RA治疗新技术。间充质干细胞(MSCs)不
Stem Cells Transl Med:全球首个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表明脐带衍生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安全降低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风险和加快康复时间
2021年1月9日讯/生物谷BIOON/---美国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糖尿病研究所(DRI)和细胞移植中心主任Camilo Ricordi博士和他的国际合作者团队正在报告一项突破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脐带衍生间充质干细胞(UC-MSC)输注安全地降低了最严重的COVID-19患者的死亡风险并加快了康复时间。Ricordi博士的同行评审论文于2021年
染色质既不是固体也不是液体,而是更像一种凝胶
2020年12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基因组生物学中一个自DNA发现以来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的基本问题:在我们的细胞核内, DNA和蛋白的复杂包裹物(即染色质)是固体还是液体?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们发现染色质既不是固体也不是液体,而是更像一种凝胶。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e
质谱流式技术 - 改善人类健康的强大技术
质谱流式技术 - 改善人类健康的强大技术 过去二十年,尽管癌症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许多癌症依然对现今的治疗方法不敏感。因此,我们必须开发新的治疗方法。虽然通过患者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药物(免疫疗法)潜力巨大,但由于人类免疫系统及其应对癌细胞的方式非常复杂,这种前景广阔的治疗方法尚未大范围实现。为了成功开发免疫疗法,我们需要更好
科学家们开发出能高效检测人类脂肪肝和肝纤维化新型探测器!
2020年12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大约25%的美国人都会患上脂肪肝,这种疾病会导致肝脏纤维化, 最终会导致肝功能衰竭;目前并没有简便的方法来诊断脂肪肝或肝纤维化,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题为“A portable single-sided magnetic-resonance se
研究揭示大丽轮枝菌通过调控脂质代谢和次生代谢以影响致病性的机制
微生物,特别是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分泌大量小分子化合物——次生代谢物,该物质和初生代谢物不同,其非微生物生长所必需,但对微生物适应外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应对非生物胁迫还是生物胁迫。大丽轮枝菌是棉花黄萎病的致病原,影响棉花纤维的产量和品质。在侵染宿主时,大丽轮枝菌会分泌大量次生代谢物,这些次生代谢物干扰了宿主的正常生命活动,使宿主免疫力
研究揭示核纤层蛋白对人源细胞中染色质高级结构及染色质运动状态的调控
细胞核内DNA完全展开长达2米,而一般细胞核的直径仅有10—20微米,因此基因组在细胞核内处于高度折叠的状态,同时不断发生运动变化。染色质的三维结构具有有序性和动态变化性,构成细胞核中各种生物学过程的全新调控层次。通过成像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者发现染色质高级结构分为染色质环(Loop)、拓扑关联域(Topologically associati
Nutrients:科学家有望利用益生元膳食补充剂来帮助治疗人类脂肪肝
2020年11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utrien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成功实现了部分预防大鼠机体的脂肪肝进展,利用膳食补充剂来喂食患脂肪肝的大鼠或能增加其机体肠道中有益菌群的生长,随着肠道菌群中丰度的增加,大鼠体内肝脏中的脂肪也会明显减少,此外,来自人类的临床前研究结果也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