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揭示内甘露糖苷酶结构有助开发HIV和HCV等病毒药物

科学家们确定了内甘露糖苷酶(endomannosidase)的结构,从而显著地提高了我们理解一组包括艾滋病病毒(HIV)和丙肝病毒(HCV)在内的破坏力极大的人类病毒如何劫持人身上的酶来进行复制和导致疾病产生。2012年1月4日,该项研究结果发表在PNAS期刊上。这一发现为人们开发新的药物来对抗这些在全世界感染了1.8亿多人的致命性病毒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2-11-18

:证实肺结核与导致肺癌的基因突变存在关联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结构图,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人们长期就怀疑肺结核病(tuberculosis)会增加一个人患肺癌的风险,因为肺部炎症和纤维化能够诱导基因损伤。然而,特异性基因变化和疾病的直接证据一直没有广泛地报道过。

2012-11-18

JAMA:双重血小板治疗仍为PCI后药物治疗基石

美国一项综述表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仍为经皮冠脉介入(PCI)后药物治疗的基石。论文7月10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研究者对PubMed和Cochrane数据库进行了检索,并纳入PCI后药物治疗的相关文献。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被列为首选。共有91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

2013-07-12

Nature:肺结核病原体耐久力的解析

肺结核是一种特别能使人身体虚弱的病,部分原因是“结核分枝杆菌”病原体能够无症状地在宿主体内长久存在很多个月、甚至几十年时间。对超过45个“结核分枝杆菌”转录因子所做的一项ChIP-Seq基因组图谱分析,结合来自这些因子的系统性过度表达的表达数据,被用来在系统范围内重建决定分支杆菌耐久力的调控网络。

2013-07-11

PNAS:科学家发现高效药物

2013年7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尽管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疟原虫扑杀,疟疾依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估计每年因蚊虫叮咬而感染疟疾的人群有2.2亿人,每年会有66万人死于疟疾。主要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年轻儿童。由于还没有有效防止疟疾的疫苗,我们还依靠抗疟药物来治疗和预防该疾病。 疟原虫在人体或其他动物体内经历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肝脏,该阶段并没有任何症状。

2013-07-10

FDA委员会建议批准默沙东血小板药物vorapaxar

FDA委员会和FDA内部审查员均建议批准默沙东抗血小板药物vorapaxar。

2014-01-16

CHMP建议有条件批准强生结核药物Sirturo

欧盟CHMP建议有条件批准强生结核病药物Sirturo,用于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该药此前已获FDA加速批准,是近40年来FDA首次批准的抗结核药物。

2013-12-25

葛兰素史克或停止与Galapagos公司炎症药物研发合作

Galapagos公司与葛兰素史克公司合作开发的新药GSK2586184用于治疗狼疮的临床二期研究宣告失败,或累及与葛兰素史克的合作。

2014-03-04

J Immunol:维生素A有助提高免疫系统对抗肺结核

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营养素具有协助免疫系统对抗主要传染病的作用,表明维生素A对防治结核病可发挥重要作用。

201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