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子刊:红细胞因具有游离DNA结合能力而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费城儿童医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红细胞作为关键的免疫传感器,与败血症和COVID-19期间存在于身体血液循环中的游离DNA结合,这种DNA结合能力触发它们从血液循环中移除,严重疾病时引发炎症和贫血,因此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比以前想象的要大得多。

2021-10-31

Nature:揭示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结合受体的分子机制

  《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章新政课题组与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向烨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Structure of Venezuela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 with its receptor LDLRAD3。该研究解析了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Venezuelan eq

2021-10-15

Immunity:预防内源性Z-RNA结合腺苷脱氨酶的突变或能诱导人类罕见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对携带ADAR1特殊突变的小鼠进行研究后发现,突变酶RNA结合的缺陷或会导致小鼠机体发生异常生长和发育。

2021-10-28

住友制药依莫帕米结合蛋白(EBP)抑制剂DSP-0390进入首个人体1期临床!

EBP是一种参与胆固醇生物合成的内质网膜蛋白。癌细胞增殖对胆固醇的需求很高,抑制EBP预计会破坏胆固醇稳态,并诱导癌细胞死亡。

2021-10-23

Nature子刊:将牙龈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与生物支架结合,可修复外周神经损伤

2021年10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修复外周神经的新方法将牙龈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gingiva-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GMSC)的再生能力与生物支架结合起来,使面部受伤后的神经得到功能恢复。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9月30日在线发表在npj Re

2021-10-17

超级抗原诱导调节性T细胞研究中取得进展

超级抗原分子可高效激活T细胞,对肿瘤产生免疫杀伤和免疫监视,是一种理想的免疫抗肿瘤候选药物。但是,T细胞的过渡激活可能诱导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调节性T细胞(Tregs)产生,这是免疫抗肿瘤药物开发需揭示和解决的问题。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微生物资源与生态课题组,依托“沈阳市超级抗原研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超级抗原理论研究和免疫抗肿瘤新药研发,取得了系列研

2021-09-29

Nature子刊:利用游离DNA片段组检测和鉴定肺癌

肺癌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癌症。5年存活率低于20%主要是由于诊断晚期,治疗效果不如早期,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

2021-09-15

青蒿琥酯抗癌功能的新范例:通过将青蒿琥酯与配体结合显着增强细胞毒性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AIDs)由于其低毒性和特殊的生物激活途径,近年来在肿瘤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21-09-25

Science:大规模研究构建出数百种人类抗体结合SARS-CoV-2图谱,有望开发出更有效的COVID-19抗体疗法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布了人类抗体与SARS-CoV-2结合的详细图谱,该图谱是通过全球合作比较几乎所有领先的临床候选抗体药物产生的。这项新研究将指导开发更有效的COVID-19抗体疗法,并帮助科学家们开发有效的疫苗以应对新出现的病毒变体。

2021-09-27

Gut:RNA结合蛋白RALY通过介导结直肠癌中的miRNA加工重编程线粒体代谢

细胞代谢失调是人类结直肠癌 (CRC) 的一个明显标志。然而,肿瘤进展过程中的代谢程序重新布线尚未完全了解。本篇研究结果揭示了 RALY 在肿瘤进展中以代谢为中心的关键作用,这可能会导致针对 RALY 的癌症疗法用于治疗 CRC。

20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