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子刊 | 四川大学胡兵团队开发新的方法,检测浅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癌前病变
目前的指南建议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时间至少为7分钟,其中至少3分钟用于食管观察。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没有限制内镜检查时间,两组患者食管检查中位时间均短于推荐值。
Nature子刊:于欣格/常凌乾团队开发检测和评估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多功能无线生物电子系统
这一小型化可穿戴的集成生物电子技术,可以快速高效的从空气中捕获气态病原体样品,并实现对抗原蛋白的快速现场识别。该技术无需人工采样和复杂的样品预处理
上海有机所团队找到氯胺酮快速抗抑郁作用的真正靶点
陈椰林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找到了氯胺酮发挥抗抑郁作用的作用靶点,并发现氯胺酮诱发的致幻作用不依赖于这个靶点。这对于,开发安全有效的快速抗抑郁药物奠定了基础。
Clin Cancer Res:科学家开发出用于诊断早期卵巢癌的新型血液检测技术
来自Norris综合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血液检测手段,其能检测在血液中循环的特定核酸,这种简单的血液检测手段或会比现有的检测手段更加准确地确定盆腔肿块是良性的还是癌变。
《Advanced Science》:可时序控制污染物检测、降解并随后自杀的智能合成细菌
作者利用模块化的理念构建了一株人工合成智能细菌,在时序控制下不依赖外源诱导剂,完成水杨酸的检测、降解和菌株自毁。
全球首个早期肺癌头对头对比分子残留病灶检测策略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
最近的研究一致观察到,手术后MRD的存在与较短的无病生存期(DFS)密切相关(标志性风险比[HR]: 3.95 - 14.8;纵向HR: 8.55-50)。
上海交大唐鸿志团队开发人工合成智能细菌,可时序控制污染物检测、降解并随后自杀
经过模块的逐步整合及针对退化的功能进行优化后,这个整合菌株(Pfic-TAT(2)-P100-RBS35)可以在6小时内响应10–1000 μM的水杨酸;
用细菌,实现肿瘤DNA非侵入检测
体外DNA分析有助于检测和管理重要的人类疾病,包括癌症和感染。然而,体外传感需要潜在的侵入性样品去除,许多DNA诊断不能达到临床相关的序列分辨率,更先进的技术仍然过于昂贵,无法在所有环境中常规使用。
学习啦《RNAscope™助力实现空间多组学多靶标原位检测》
生物谷&梅斯医学联合Bio-Techne旗下子品牌ACD携手于2023年9月5号下午14:00-15:30举办“RNAscopeTM助力实现空间多组学多靶标原位检测”主题空中讲坛
Nat Aging:新型血液检测手段或能对阿尔兹海默病进行更高精确性的筛查
来自哥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名为p-tau217的新型血液检测技术,其或有望作为诊断阿尔兹海默病的生物标志物,当在两步工作流中进行使用时,其就能非常准确地或排除大脑的淀粉样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