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科学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荣膺2013美国盖伦奖
英国科学家发现心房颤动并发症生物标记物
Blood:史家岚等发现吞噬抑制APL细胞促凝和纤溶
日前,国际权威期刊《血液》(Blood)刊登了来自哈佛医学院史家岚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Phagocytosis by macrophages and endothelial cells inhibits procoagulant and fibrinolytic activity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cells"。
美国食品药监局拟出台新规严格管控除颤器质量
日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表示,在过去7年收到大约4.5万起设备故障的报告后,计划提出新的监管规则,以提高紧急除颤器的可靠性。 该机构表示,其提案将要求生产商提供临床数据或其它证据,证明他们的设备安全有效,可以获得批准或留在市场上。 美国很多公共场所都配备了自助除颤器,包括飞机场、体育场、学校、购物中心、写字楼等。
防治心房纤颤(房颤)的全球支持力量增强
-- 心房纤颤是一种使中风风险增加500%的心律异常情况 -- 《全球房颤患者宪章》目前已征集一万人签名 慕尼黑2012年8月27日电 /美通社亚洲/ -- 欧洲心脏病学会 2012 年年会- 来自136个国家的一万多名患者、护理人士、医疗专业人士、政策制定者、和普通民众签署了世界上唯一的《全球心房纤颤患者宪章》,呼吁政府采取行动,防止数千万人因心房纤颤引发中风而死亡或残疾。
FDA批准首个皮下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S-ICD
2012年9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Cameron Health公司宣布,其皮下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subcutaneous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S-ICD)获得了FDA的批准,用于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该设备可被植入皮肤下(subcutaneously),而不是直接连接入心脏。
Pfizer、BMS治疗心房颤动新药Eliquis获FDA批准
2012年12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由Bristol-Myers Squibb(BMS)公司和Pfizer公司研制的治疗心房颤动的新药Eliquis获得FDA批准。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不齐症,大约有580万美国人患有此症,研究显示,Eliquis能够大大降低发病的风险。据估计,Eliquis一旦上市,销售额最高可达50亿美元。
PNAS:我国科学家阐明心脏多肽激素心房利钠肽抑制突触前神经递质传递的信号通路
2012年10月8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罗敏敏实验室在PNAS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Natriuretic peptides block synaptic transmission by activating phosphodiesterase 2A and reducing presynaptic PKA activity的文章。
Cancer Res:纤蛋白-3激活Notch通路促进神经胶质细胞瘤恶性
6月4日Cancer Research杂志在线报道了纤蛋白-3促进肿瘤侵袭的机制研究新发现。纤蛋白-3是一种不存在于正常大脑,而在神经胶质细胞瘤中显著上调的基质蛋白。其促进肿瘤侵袭的机制不明。恶性神经胶质细胞瘤是高侵袭性、化疗抵抗性脑瘤,预后极差。浸润性神经胶质细胞瘤细胞是复发的主要来源。针对触发侵袭和化疗抵抗的可溶性因子,也许可以对这类癌细胞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Stroke:随机试验中门诊心脏监护的心房颤动发现率小于预期
观察性研究提示:门诊心脏监护发现:5%-20%的新发卒中患者存在之前没有发现的心房颤动。对此,美国Weill Cornell医学院神经学与神经科学系的Hooman Kamel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2年11月27日的Stroke杂志上。研究结果显示:随机试验中心房颤动的发现率小于预期,机会性心律失常常见,监护的依从性欠佳。 该研究是一项随机的试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