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O:华山医院毛颖/杨辉团队综述胶质瘤独特免疫抑制微环境特征
胶质母细胞瘤(GBM)肿瘤细胞可以通过信号传导和遗传改变诱导局部微环境变化,恶性细胞和微环境之间的串扰对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乃至化疗耐药和免疫逃逸至关重要。
2024-07-22
Nat Genet:何厚胜/Ming Tsao合作揭示表观遗传调控因子MEN1在肿瘤及其微环境相互作用上的双重功能
研究人员首次深入阐明了MEN1, MLL1与DNA结合的表观遗传学分子机理。基于这一机理,作者提出单独使用药物抑制MEN1或与免疫治疗联合可能会给实体瘤患者带来一种新的免疫治疗方法。
2024-09-15
Nat Cancer:王红阳/陈磊团队绘制肝细胞癌单细胞分辨率空间原位蛋白图谱,揭示肝细胞癌微环境空间异质性
利用CODEX技术,研究人员对401名HCC患者的肿瘤样本进行36种抗体染色,分辨率达0.377 μm/pixel,一共获得了4,347,731个细胞,定义了72个细胞表型以及40个细胞邻域关系。
2024-10-03
Nature子刊:武汉大学缪小平/田剑波团队绘制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遗传调控图谱并揭示其作用模式及早筛应用价值
这项研究明确了机体胚系遗传变异在肿瘤微环境异质性中的作用,提供了最全面的肿瘤免疫浸润遗传调控图谱。
2024-09-13
Cell子刊:无处不在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污染,增加人类重大疾病风险
该研究指出,微塑料和纳米塑料(MnP)与非传染性疾病(NCD)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其他粒子(包括天然来源的例如花粉或人类制造的污染物例如汽车尾气,以及工程纳米材料),它们在生物作用上具有相似性。
2024-06-25
中国科学家揭秘咽峡炎链球菌促胃癌的新机制,可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抑制T细胞助力癌细胞
本文的发现揭示了胃癌中不同瘤内微生物特征的预后和临床意义,并揪住了咽峡炎链球菌这个有潜力的胃癌治疗新靶点。
2024-12-03
无孔不入的微塑料颗粒有多可怕?最新研究:微塑料在被摄入后能穿越肠道进入血液系统,损伤人体造血功能
深入探究微塑料颗粒从哪里来、有多少、到哪里去、有多少危害,是制定策略减少塑料污染、保护我们健康生活的关键。
2024-05-07
微塑料会对皮肤和毛囊造成显著损伤,甚至导致脱发!
这项研究揭示了聚苯乙烯微塑料(MP)对脱发的影响,同时将MP或老化MP进行了新颖的比较,证明了相比于正常小鼠,MP会导致皮肤受损,毛囊细胞死亡,从而引起脱发的发生。
2024-09-24
上海药物所李亚平/尹琦团队开发基于菊粉的纳米药物,调节肠道菌群和免疫微环境,改善结直肠癌治疗效果
该基于菊粉衍生物的肠道菌群调节-分子靶向治疗一体化纳米递送系统有望为CRC治疗提供新策略。
2024-09-13
Biotechnol:患者特异性“迷你结肠”能对肿瘤微环境复杂性进行长期模拟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患者特异性的结直肠癌模型,能够对肿瘤微环境复杂性进行长期模拟,为药物筛选、个体化治疗和肿瘤微环境研究提供了新工具,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