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化学和生物医学检测的“下一场革命”
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微流体在近几年也迅猛的发展。微流体是具有微尺度(几十到几百微米)集成通道系统的科学和技术。在其中,微量的液体(通常为10-9至10-18升)在系统的控制下进行特定模式的流动。听着如此黑科技的微流体的发展其实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生物化学分析的微量化和平面化要求是微流体发展很好的推动力。自那时起,“芯片实验室”和微尺度全面分析系统(μTAS)的概念就被逐步建立了起来。在微流体的世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慢性肾病生物标志物FGF23 影响中性粒细胞迁移能力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刘勇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教授Francis Lin课题组合作,利用微流控芯片研究了慢性肾病生物标志物FGF23对中性粒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2017,7:3100,DOI:10.1038/s41598-017-03210-0)。细胞迁移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合肥研究院等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在细胞趋化性和记忆效应研究中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刘勇课题组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教授 Francis Lin 课题组合作,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在细胞趋化性和记忆效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封底文章形式发表在
邱明博士: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血脂亚组分检测
2月17日上午来自国盛医学邱明博士做了题为“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血脂亚组分检测”的精彩报告,生物谷小编概括总结了邱明博士的现场报告,分享给大家,一起学习进步。
微流控芯片有望成为抗寄生蠕虫药物开发新工具
美国俄勒冈大学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利用微流控芯片对寄生蠕虫电生理信号的读取,可以进行潜在抗寄生蠕虫化合物筛查,这一成果为加快针对寄生蠕虫的新药研究带来希望。俄勒冈大学这项研究主要是针对土源性蠕虫开展的
BD在中国首发微流控文库制备仪,助力精准医疗大有可为
北京2016年12月20日电 /美通社/ -- 12月17日,BD 在 P4 China 2016 国际精准医疗大会上推出全球第一款通量灵活、全自动一体化微流控文库制备仪 BD CLiCTM 系统,极大缩短了批量处理样本的时间,全面突破
2016微纳流体技术与生物芯片发展论坛在沪圆满闭幕
2016年12月2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6微纳流体技术与生物芯片发展论坛在上海通茂大酒店成功闭幕。微流控芯片技术被誉为“改变未来的七种技术之一”,随着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很可能成为“未来举足轻重的产业”,影响人们的医疗和生活方式。
2016微纳流体技术与生物芯片发展论坛在沪隆重开幕!
生物芯片技术是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技术,目前生物芯片技术已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新药开发、司法鉴定和食品卫生监督等诸多领域,成为各国学术界和工业
微流控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还要多久?
微流控是一门高度交叉的学科,涉及化学,生物学,流体物理,微电子技术,MEMS技术,新材料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等。它能够从微观尺度上操控和处理液体,具有微型化,集成化,便携化和高精度化的特点。记得在2006年的时
吴慧英——上海交通大学——芯片微系统中的流动传热与温控技术(微电子芯片冷却、生物芯片、芯片热管)、强化传热与复合强化传热技
芯片微系统中的流动传热与温控技术(微电子芯片冷却、生物芯片、芯片热管)、强化传热与复合强化传热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