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biome:绿茶多酚改善肠道上皮稳态和结肠炎
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可能有助于炎症性肠病(IBD)的发展。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GCG)是绿茶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已知对缓解IBD有益。然而,EGCG减弱IBD时,肠道菌群是否发挥作用尚不清楚。
百时美施贵宝口服TYK2抑制剂deucravacitinib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概念验证2期研究失败!
deucravacitinib是一种首创口服选择性酪氨酸激酶2(TYK2)抑制剂,具有一种抑制IL-12、IL-23、1型干扰素途径的独特作用机制。
Nature:肠道细菌利用硫酸酯酶降解结肠中的粘液糖蛋白获取生长所需的营养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硫酸酯酶(sulfatase)促进了保护肠道内壁的粘液的降解,从而可能导致炎症性肠病和结直肠癌产生。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0月6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JEM:趋化因子CCL5和CXCL10可使错配修复缺陷型结肠癌对免疫疗法敏感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两种信号分子如何将称为杀伤性T细胞的免疫细胞招募到一种特定类型的结肠癌中,并使患者获得更有利的结果。这一发现可能代表了一种针对其他类型癌症的治疗策略。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宿主免疫和肠道细菌之间的合作对于抑制蠕虫引起的结肠炎至关重要
通过寄生虫感染抑制炎症的研究一直忽视了健康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肠道微生物群。蠕虫感染引起宿主微生物群组成的改变:其结果之一是肠道代谢组(如短链脂肪酸(SCFAs))的改变。蠕虫诱发的肠道微生物组(组成和代谢物)变化的功能影响知之甚少
PNAS:揭示蛋白E-NTPD8抑制结肠炎恶化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分子机制:通过调节肠道中一种影响某些免疫细胞并促进炎症反应的微生物代谢物---三磷酸腺苷(ATP)---的水平来抑制结肠炎的恶化。
ANN ONCOL:评估III期结肠癌患者预后因素的新进展
近期R.Cohen教授及其团队开展了相关研究,目的是评估在III期淋巴结阳性结肠癌患者中TD(结肠旁肿瘤沉积物)的存在和数量对预后的价值。
Sci Transl Med:抗抑郁药物或能抑制机体胰腺癌和结肠癌的生长和进展
经典的抗抑郁药能帮助改善现代的癌症治疗,其能减缓小鼠机体中胰腺癌和结肠癌的生长,而且当与免疫疗法结合使用时,其甚至还能长期阻断癌症的生长,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能让肿瘤完全消失,这是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题为“Attenuation of peripheral serotonin inhibits tum
Cell Rep:RORa 对 T 细胞介导的结肠炎中的 mTORC1 活性至关重要
炎症性肠病(IBD)是由致病性T细胞驱动的多因素慢性肠道炎症,其中很大一部分患者对当前的抗炎机制具有耐药性。结肠炎致病性和耐药性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溃疡性结肠炎(UC)新药!吉利德/Galapagos口服JAK1抑制剂Jyseleca欧盟即将获批:改善症状、持久缓解!
Jyseleca已在欧盟和日本被批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