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流式技术助力转化和临床研究

Fluidigm公司独有的质谱流式技术是一种高通量单细胞蛋白质分析技术,利用金属元素作为抗体的标签,以质谱作为检测手段,可同时分析单细胞表面和内部的50多种标志物,由于采用特殊的金属元素作为检测信号,背景信号极低,彻底解决传统流式的荧光串色的问题。 基于以上优势,质谱流式技术已被世界各地的研究团队应用于人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利用质谱流

2021-04-12

国内首款通用型核酸质走向临床,迪诊断DP-TOF飞行时间质产品正式发布

3月26日下午,迪安诊断参股公司——浙江迪谱诊断技术有限公司DP-TOF飞行时间质谱产品发布会隆重举行。来自政府、医疗机构以及企业的近百位嘉宾到场聆听,行业内近万人通过线上直播全程参与。会上正式发布了国内首款获批的通用型飞行时间核酸质谱检测系统,众多专家学者现场分享了核酸质谱技术在药物基因组、微生物检测、肿瘤液体活检、遗传病检测领域的应用成果及最新进展。杭州

2021-03-27

默克与广药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推动大湾区业务创新发展

2021年3月2日,今日,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默克与中国领先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企业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广药集团 “)在广州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在生物医药建设领域的发展优势和开放机遇,在业务模式创新、产品研发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合作。

2021-03-02

研究揭示靶向NS1的黄病毒广保护性抗体作用机制

  1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高福研究组,微生物所研究员施一研究组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Paul R. Young、博士Daniel Watterson研究组合作,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A broadly protective antibody that targets the fl

2021-01-08

Science:中澳科学家联手发现一种靶向黄病毒NS1蛋白的广保护性抗体

2021年1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称为1G5.3的抗体可以提高实验模型中的存活率,将降低血液中登革热病毒、寨卡病毒和西尼罗河病毒的存在。这一发现可能会导致人们开发出降低全球登革热病毒、寨卡病毒和西尼罗河病毒死亡率的新疗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

2021-01-13

流式技术 - 改善人类健康的强大技术

质谱流式技术 - 改善人类健康的强大技术 过去二十年,尽管癌症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许多癌症依然对现今的治疗方法不敏感。因此,我们必须开发新的治疗方法。虽然通过患者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药物(免疫疗法)潜力巨大,但由于人类免疫系统及其应对癌细胞的方式非常复杂,这种前景广阔的治疗方法尚未大范围实现。为了成功开发免疫疗法,我们需要更好

2020-12-20

基于人体介电的射频无创血糖传感器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微创中心副研究员聂泽东团队设计出基于高场约束的表面等离子体传感器以实现无创血糖的监测。相关研究成果以Surface Plasmonic Feature Microwave Sensor with Highly Confined fields for Aqueous-Glucose and Blood-

2020-11-21

科学家们深挖抗体寻找治疗SARS-CoV-2之法!

2020年11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Host & Microbe上题为“Mining the Antibody Repertoire for Solutions to SARS-CoV-2”的综述文章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来自重症COVID-19患者机体的抗体谱进行测序揭示了在

2020-11-22

广新一代TKI 再鼎国内提交Repotrectinib临床申请

CDE官方网站显示,9月21日,再鼎医药国内提交了Repotrectinib胶囊的新药临床申请,已获得了CDE的受理承办,这款广谱新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开启了中国临床中心的研究历程。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研究发现,ALK/ROS1/NTRK1/2/3融合是多种肿瘤的致病驱动基因。在中国的晚期NSCLC患者中,ROS1重排驱动致癌的比例约3%,而在中国的

2020-09-23

广州站|新一代精准医学—质组学与类器官前沿技术和临床应用研讨会

近年来,质谱技术的革新加快了多组学研究向定量化、高通量化发展。多组学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构建了精准医学体系的要素。而精准医学的构建,也离不开生物医学研究模型。近年来,兴起的类器官模型被广泛应用,克服了细胞系模型和动物模型体外培养丢失了肿瘤细胞的异质、移植成功率低、样本量大等问题。当多组学利器遇到类器官模型,对基础科研和临床应用会有怎样的创新和

20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