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长达21年的研究发现,高血糖/血脂与抑郁症、焦虑症和应激相关疾病风险升高有关
在这项大型的、基于人群的纵向队列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葡萄糖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以及HDL-C水平降低与常见精神疾病(抑郁、焦虑或应激相关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2024-04-14
Science:科学家揭示人类精神分裂症发生背后的细胞类型特异性遗传见解
本文研究为科学家们在单细胞分辨率下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分子病理生理学特征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同时也为分析特定神经元群体的优先功能失调及其在介导遗传风险因素中的潜在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
2024-06-10
Adv Sci | 中山大学文卫平/涂召旭/李健团队发现2型鼻窦炎炎症新机制并开发靶向干预策略
在阐明cfDNA促进ECRS炎症新机制的基础上,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具有较高生物相容性和cfDNA清除效率的功能化纳米材料TLPGA。
2024-03-21
《自然·衰老》:陆军军医大学团队揭示老年人群新冠感染后的认知变化轨迹,新冠可能加重全球痴呆症的负担!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研究团队发起的这项研究,是迄今为止对感染COVID-19原始菌株后存活的老年人认知变化轨迹的最长时间观察。
2024-07-14
渐冻症治疗新突破:基因疗法实现迄今最好治疗效果,已获FDA批准
渐冻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只有2%-6%的患者属于SOD1基因突变的渐冻症,这类渐冻症患者通常是家族遗传,但在一些散发性渐冻症患者中也发现有SOD1基因突变。
2024-05-05
Nature子刊:平渊团队开发基因编辑溶瘤病毒-T细胞嵌合体,用于癌症免疫治疗
该研究发现,T细胞能够增强eOA的实体瘤靶向输送,通过在瘤内基因编辑PD-L1基因改善肿瘤微环境,可以同时增强溶瘤病毒疗法和过继T细胞疗法的实体瘤治疗。
2024-02-13
PLoS Pathog:EB病毒和大脑的交叉反应性 科学家揭示人类多发性硬化症发生背后的可能性机制
来自伯明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分析了来自MS患者和感染EBV以及从最近感染EBV引起的腺热中恢复的患者机体的血液样本,揭示了人类多发性硬化症发生背后的可能性分子机制。
2024-06-16
Neuron:科学家识别出人类多系统萎缩症的四种新型的遗传风险因素
本文研究结果强调了遗传决定因素在人类多系统萎缩症发病机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该研究中的公开数据或许也为研究人类突触核蛋白病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