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病毒所绘制寨卡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蛋白应答图谱
图 1. 寨卡病毒感染引起细胞内多个生物过程的蛋白发生变化图 2. 针对泛素蛋白酶系统的药物能够有效抑制 ZIKV 的复制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肖庚富研究团队在寨卡病毒(ZIKV)感染宿主细胞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
Nat Commun:病毒和宿主细胞启动子新认识有望开发出新的HIV治愈策略
2017年5月7日/生物谷BIOON/---启动子是基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控制着基因表达(转录)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的程度。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首次证实病毒和宿主在它们的启动子上都具有高度类似的调节序列。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5月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imilarity in viral and
eLife:致癌病毒或可控制免疫细胞复制 促其永生
病毒往往会贪婪地接管宿主机体的运转机制,并且使其成为病毒的优点,但很少有人类病毒能够像EB病毒那样惬意,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在几乎十分之九的人体内都能够找到,但其并不会诱发任何疾病效应。但这种病毒却会诱发青少年出现单核细胞增多症,同时还会在免疫缺陷患者体内引发多种类型的淋巴结癌症,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等。
生殖细胞居然利用已有的病毒基因作为武器对抗新的病毒感染!
我们的身体一直都处于外来入侵物的围攻中:病毒、细菌和寄生虫都想入侵我们的细胞。一项发表在eLife上的最新研究揭示了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如何保护自己免受入侵物的侵袭,以保护自己正确地将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Cell:40年谜题被解开 科学家成功解析巨细胞病毒和宿主之间的进化军备竞赛
最近,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解开了一个长达40年的奥秘,文章中研究人员阐明了巨细胞病毒(CMV)和机体免疫系统之间长期存在的一种进化军备竞赛。
ACS Nano:单病毒示踪技术揭示艾滋病毒有效侵染巨噬细胞过程
艾滋病毒有效入侵细胞释放遗传物质是病毒生命周期的重要环节,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崔宗强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先恩、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吴云涛合作,
Cell Rep:科学家阐明寨卡病毒改变人类细胞的分子机制
在光镜和电镜的帮助下,研究人员就能够清楚捕捉到寨卡病毒如何“抓住”人类肝脏和神经干细胞的内部细胞器,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非洲和亚洲的寨卡病毒如何对宿主细胞中的内质网及细胞骨架结构进行重排以便其能够建立制造子代病毒的“工厂”,相关研究表明,靶向作用细胞骨架动力学或许就能够为科学家们提供一种抑制寨卡病毒复制的新策略。
新型癌症杀伤病毒EnAd可以有效地杀死癌细胞
几十年来,科学家和医生们一直在寻找方法来阻止病毒对人造成的伤害。但近年来,某些安全、改良的病毒已经成为应对癌症的潜在盟友。我们的科学家正是寻找新型癌症杀伤病毒的人之一。以前的研究表明,一些病毒会
发现CD4 T细胞HIV病毒库的标志物---CD32a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法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方法能够在服用抗HIV药物的人体内精确地找到给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提供藏身之所的仍未得到充分理解的白细胞。
干细胞研究揭示寨卡病毒如何引发小头症
近年来,巴西等美洲国家频发新生儿小头症。科学界已证实寨卡病毒感染与小头症发病存在关联,却不清楚病毒怎样影响胎儿脑部发育。德国研究人员日前表示,他们已经找到寨卡病毒导致小头症的科学证据。德国科隆大学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