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南昌大学团队揭示环状RNA介导非细胞肺癌对吉西他滨耐药的机制

本研究揭示了hsa_circ_0125356在NSCLC吉西他滨耐药性中的关键作用,将为NSCL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2025-04-10

Cell:我国科学家发现周围神经系统中的胶质细胞可调节神经元的胞体大小

研究揭示了PNS小胶质细胞的个体发育、进化和神经元大小调节功能。

2025-04-18

研究提出药物缓控释放“3D通道迷宫”新机制

与传统缓释给药系统的扩散机制不同,“3D通道迷宫”模型强调药片内部孔隙网络的门控作用。“3D通道迷宫”机制为剖析茶碱微丸缓释片的缓控释放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2024-12-28

J Nanobiotechnology:超声响应纳米载体siRNA和Fe3O4增强非细胞肺癌免疫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该传递系统能有效地将m2样巨噬细胞转化为M1,增强其吞噬能力,促进抗原提呈,进而诱导t细胞活化,同时抑制免疫抑制细胞在NSCLC中的浸润,对抑制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4-10-31

Neuron:陆军军医大学谌维等发现了一种用于声音处理的平行的丘脑皮层回路

该研究发现了一个丘脑区域,即丘脑腹内侧核(bVM)的基底区域,它向听觉皮层(AuC)场发送密集的、按听觉皮层位置排列的投射。

2025-04-21

你以为疱疹病毒1型感染只引起溃疡?Brain Pathol研究发现它还会捣乱Tau蛋白,诱发阿尔茨海默病!

研究发现,疱疹病毒1型感染可改变微管相关蛋白Tau的剪接,增加4R-Tau蛋白水平、Tau磷酸化及寡聚化,揭示其与阿尔茨海默病Tau病变的关联,为相关研究提供新方向。

2025-04-23

我们大脑中的“双面卫士”Neuron:阿尔兹海默病的进展或与压力诱导的胶质细胞的脂质释放有关

这项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中的ISR通路激活可能代表了一种新型的神经变性表型,而这种表型至少部分是由毒性脂质的分泌所维持的。

2025-01-22

Front Cell Dev Biol:小肠类器官模型的分化状态或会影响对机体药物诱导毒性的预测,为改进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估提供了新视角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已经证明,用于进行肠道毒性测试的类器官的分化状态会对最终得出的结论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模型和解释预测毒性的安全阈值时应该予以考虑。

2025-02-27

Cancer Cell:新型抗癌药物或能让免疫疗法变得更加有效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EZH2的抑制除了能促使淋巴瘤B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外,还能通过直接对CAR-T细胞发挥作用从而增强CAR-T细胞的疗效。

202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