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张福建团队揭示了肾损伤后严重急性肾损伤后肾近端小管的再生/修复新靶点
急性肾损伤是一种异质性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尿量突然减少和血清肌酐迅速升高,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多变,结果各异。管状上皮的再生潜能取决于损伤的程度。
2022年度小核酸药物营收排名TOP10
小核酸行业发展历史较短,首款反义核酸药物于 1998 年获批上市,首款siRNA 药物于 2018 年获批上市。目前,全球仅有十余款小核酸药物获批上市,除 Spinraza 作为孤儿药在中国获批上市外
吴小立/谢黎炜联合综述肠道菌群可能作为联系精神分裂症和肥胖症发病机制的共同枢纽
该综述通过总结近期关于肠道菌群在精神分裂症和肥胖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结果,提供了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问题的病因学、预防和管理的最新观点和干预措施,并强调了肠道衍生的炎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核酸药物新方向:核酸药物和小分子药物在联合应用
癌症是一种恶性遗传病,其需要多个突变。它仍然是死亡的主要因素,在全世界发病率不断上升,根据2022年发布的全球科学报告,全球每年有800多万人死亡,相当于纽约的全部人口。
Nature 子刊:上海交大左小磊团队开发基于DNA框架的多维分子分类器,实现前列腺癌精准诊断
该研究发现,该信号报告体系,可在单分子、单颗粒水平实现对荧光分子、酶分子以及纳米颗粒等多种信号报告基团的化学计量比控制,实现了包括microRNA、mRNA、蛋白以及小分子等多种生物标志物的信号转化。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万军虎教授、刘红春团队综述了液体活检在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中的前景:现状、挑战和展望
肺癌是世界上最致命、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根据组织病理学,肺癌在临床上通常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癌症(SCLC)。许多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继发性耐药性。
Nat Nanotechnol | 上海交通大学左小磊等合作开发基于DNA框架的多维癌症诊断分子分类器
准确反映临床行为的疾病分子分类奠定了精准医疗的基础。计算机内分类器的发展加上基于DNA反应的分子实现标志着更强大的分子分类的关键进步,但处理多种分子数据类型仍然是一个挑战。
Protein & Cell|清华大学医学院那洁组揭示长非编码RNA LncSync调控小鼠心肌稳态及心脏肥大的作用
本研究揭示了一个在小鼠心脏中富集的lncRNA的生理功能,并阐释了背后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为心脏病理性肥厚的发病机理提供新的线索,也为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潜在的分子靶点。
Molecular Cancer: 一种长链的RNA-BC069792通过靶向乳腺癌KCNQ4抑制肿瘤进展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女性新增乳腺癌病例约42万例。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方法是早期发现和精确治疗,这取决于对乳腺癌症发病机制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