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蛋白可用于杀灭害虫
作为微小蠕虫的线虫,在动物王国中经常落入被忽略的角落。尽管线虫当中很多是寄生的,意味着它们生活在其他生物有机体里,但也有助于控制人体疾病、杀死破坏农作物的昆虫。线虫的这些“良好品质”吸引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校区助理教授Adler Dillman的关注。近日他和几位合作者在《PLOS 病原体》上发表了论文,称线虫分泌致命蛋白质混合物,来杀死许多破坏农作物的昆虫。这一研究成果推翻了长期持有的观点:
Science:揭示出线虫中编码毒素及其解毒剂的自私基因
图片来自UCLA/Kruglyak lab。2017年5月13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常见的秀丽隐杆线虫虫株具有一对基因:其中的一个编码一种毒素,而另一个编码它的解毒剂。这项新的研究也揭示出如果具有这两个基因的线虫与不具有这两个基因的野生线虫虫株杂交,那么它们的没有遗传这种解毒剂编码基因的后代不能够保护它们自己免受这种毒素(由母本线
爱吃生鱼片的你,小心里面的寄生虫
生鱼片鲜嫩爽滑,是很多年青人喜欢吃的一种美食,把生鱼片沾上一点酱,半生不熟的生着吃,更是年青人吃生鱼片的方式。虽然报道过生鱼片是最含有寄生虫的鱼类食物,但是仍有一些年青人低档不了生鱼片的诱惑。来自BMJ Case Reports 中一则病例报告提醒人们,随着生鱼类和海鲜产品,例如寿司,在西方国家越来越受欢迎,一场由食用生鱼片带来的看不见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中。示警源于作者诊治
抗寄生虫药物治疗脑癌疗效竟然优于现有化疗药物
Feinstein医学研究所Karches癌症研究中心教授Marc Symons博士正在测试一种治疗蛲虫的常用药物是否可以代替目前某种脑癌的疗法。近日他们在同行审查的、可开放获取的Molecular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延长遭受最常见的脑瘤——即低级神经胶质瘤病人的生命。
线虫的作用机制被揭开
肉眼不可见的胞囊线虫对农业来说是一个重大威胁,可导致全球作物每年损失达数十亿美元。美国密苏里大学科研人员领衔的一个植物科学团队最近发现了一种机制,胞囊线虫利用该机制入侵大豆植株并从中吸走维持生命的营养
微流控芯片有望成为抗寄生蠕虫药物开发新工具
美国俄勒冈大学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利用微流控芯片对寄生蠕虫电生理信号的读取,可以进行潜在抗寄生蠕虫化合物筛查,这一成果为加快针对寄生蠕虫的新药研究带来希望。俄勒冈大学这项研究主要是针对土源性蠕虫开展的
猫寄生虫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的?
全球范围内50%的人群都受到"猫寄生虫"-刚地弓形虫的感染。在某些地区,这一感染率达到了95%。然而,除非亲自做相关的检查,否则难以发现自己受到了影响,但感染该寄生虫后却会产生一系列的精神异常症状,比如精神分裂或躁郁症等。
Cell:首次利用CRISPR/Cas9系统鉴定出寄生虫必需基因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在顶复门(Apicomplexa)---导致疟疾、巴贝西虫病、隐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的单细胞寄生虫门---中进行首次全基因组筛选。这一筛选有助认识大量的未被研究过的寄生虫基因组,并且揭示为所有顶复门寄生虫所共有的一种蛋白。
恶性“食脑”寄生虫可治疗癌症?
我们都知道,从20世纪初开始有些感染性疾病就成为引发特殊癌症的主要风险因素,但让研究者更为担忧的是,全世界大约六分之一的癌症都可归因于感染性制剂,全球有超过200万的癌症病例都和特定致癌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有关,其中三分之二的病例都集中在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