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开发出深度学习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广州生物岛实验室研究员李栋课题组,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教授戴琼海课题组,在Nature Methods上以长文(Article)形式发表了题为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eep neural networks for image super-resoluti
“帕金森病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生物成像荧光探针”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发表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 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性退行性疾病,又称震颤麻痹,多发于老年群体。PD作为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据统计,我国PD患者人数目前近300万,且以每年10万的速度在递增。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患者的数量还在不断攀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经济
单个生物大分子太赫兹超分辨成像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攻关,在单个生物大分子的太赫兹超分辨光谱成像研究中取得进展。单个生物大分子的太赫兹探测有望揭示传统单分子技术难以提供的生物大分子的物理化学、结构及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等信息,对深入认识和理解生物大分子的作用与功能具有重要意
辉瑞第三代ALK抑制剂Lorbrena进入美国FDA实时肿瘤学审查!
头对头3期研究中,Lorbrena一线治疗疗效击败Xalkori,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72%,颅内缓解率显著提高。
步辐射单细胞红外显微成像研究获进展
单细胞技术因有望揭示“细胞功能异质性机制”这一生命科学的本质问题,从而解析各种慢性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衰老的分子基础,是当前生物医学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方向。单细胞技术在测序方面取得了进展;由于该技术具有无须标记、非侵入性、可同时展示胞内代谢物(组)特征等优点,逐渐得到学界关注。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吕军鸿课题组先后
Cell:开发出病毒感染实时成像技术,从而实时监测细胞中的病毒感染
2020年11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荷兰胡布勒支研究所和乌特勒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先进的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病毒感染。他们预计这种技术可用于研究多种病毒,包括导致目前大流行病的新冠病毒SARS-CoV-2。因此,这种被命名为病毒感染实时成像(virus infection real-time imaging, VIRIM)
Cell论文详解:新成像方法可同时对单个细胞中5种不同分子进行成像
2020年11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在单个细胞内,成千上万个分子,如蛋白、离子和其他信号分子,共同发挥各种功能---吸收营养物、储存记忆和分化成特定的组织等等。解读这些分子及其所有的相互作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过去的20年里,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荧光报告分子用来读取细胞内单个分子的动态。然而,通常一次只能观察到一两个这样的信号,这是因为显微镜无
Nat Commun:科学家首次实现对细胞膜进行超高分辨率成像及分析
2020年12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维尔茨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实现了在超分辨率下对细胞膜进行观察;研究者表示,扩张显微镜(Exm,Expansion microscopy)能以远低于200nm的空间分辨率对细胞及其组分进行成像,为此,所研究样品的蛋
科学家首次实现活细胞RNA标记与无背景成像
癌细胞中mRNA水平与其编码蛋白质水平之间存在较低相关性,提示癌细胞的翻译调控显着失调,这为癌症的诊疗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杨弋、朱麟勇等教授历经7年合作研究,在荧光RNA及活细胞RNA成像领域获突破性进展。他们原创的系列高性能荧光RNA,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不同种类RNA在动物细胞内的荧光标记与无背景成像。